歡迎來到 育兒詞典網 , 一個專業的育兒知識學習網站!
四歲的桐寶逐漸顯露出男孩的天性,喜歡拿著工具敲敲打打,時常會對某個物件來次“野蠻”拆卸。這不那天又是如此,桐媽見后忍無可忍大聲斥責桐寶:“誰讓你亂拆東西的!你怎么這么淘氣呀!”桐爸聞聲趕來,充當起“和事佬”的角色:“嗨,別生氣了,人家不是都說手指靈活的寶寶聰明么,咱家桐寶這么小就能拆東西,說明他心靈手巧……”桐爸邊勸解邊順手拿起桌上被桐寶拆得七零八落的零件,越看越覺得似曾相識,終于他認出那是他的汽車中控鑰匙,桐爸憤怒了,大聲斥責桐寶:“誰讓你亂拆東西的!你怎么這么淘氣呀!”
提升寶寶手眼協調能力的小方法
教育學家蘇霍姆林斯基說過:“兒童的智力在他們的手指尖上。”可見提升寶寶的手眼協調能力,對提高他們的智力有著極其重要的意義。那如何才能讓寶寶們的小手動起來呢?下面桐媽就和您探討一下不同年齡寶寶小手靈活度訓練的不同方法——
3個月的寶寶
媽媽們不難發現3個月的寶寶會對自己的小手產生濃厚興趣,他們喜歡盯著小手發呆,還會時不時地試圖活動一下手指頭,這就是寶寶們手眼協調能力發展的開始。桐寶3個月時,桐媽便開始有意識地教他一些簡單的手部動作,例如抓撓、棒、OK等等,先在他的眼前反復示范,再鼓勵他不斷嘗試;另外,桐媽還為桐寶提供了一些一碰就響的玩具,如不倒翁、音樂玩具架,這樣會使他對手部活動練習充滿興趣。有的媽媽因為怕寶寶的小手不慎抓傷自己,而給他們戴上手套,其實這樣做很不利于手眼協調能力的發展,所以還是把寶寶的小手“解放”出來吧,不過要切記勤為他們剪指甲。
4個月的寶寶
桐寶到了4個月,桐媽便開始對他進行抓握訓練了,將一根手指放在他張開的手心上,讓他的小手握住后,再輕輕抽出,當然也可用花鈴棒等易抓握物品練習。需要說明的是這個月齡段寶寶的抓握動作沒有什么目的性,所以在練習時媽媽們一定要用手指或玩具觸碰到寶寶手部。媽媽們還可以輕柔地幫寶寶伸、屈手指,鍛煉他們手指的柔韌性。
6個月的寶寶
6個月的寶寶抓握動作越來越熟練,而且目的性逐漸明顯,他們能夠有意識地抓住自己想要的東西,這時桐媽便開始讓桐寶盡可能地感受不同質地的物品,如滑滑的絲綢、粗糙的沙土、堅硬的木頭、軟弱的棉花、溫熱的水、寒冷的冰……不斷豐富他的手部觸感。
8個月的寶寶
這個月齡寶寶的手眼協調能力進步明顯,他們已經能夠用食指和拇指配合完成捏、擰等精細動作了,媽媽們可以讓寶寶多做一些如撿豆子、捏珠子的游戲,促使他們手部動作由粗糙變得細致。桐媽還會經常讓桐寶進行撕的練習,給他不同薄厚的紙張,讓他隨意撕扯,以鍛煉他的手部肌肉。
1歲的寶寶
1歲的桐寶最喜歡的游戲便是穿珠子,千萬別小看這貌似簡單的游戲,它對訓練寶寶的雙手協作及身體協調能力是很有幫助的。另外,媽媽們不要再像以前那樣對寶寶的吃喝拉撒事事“包辦”了,而要鼓勵他們自己的事情自己做,這不僅是對他們自理能力的培養,同時也可以有效促進他們手眼協調能力的發展。
3歲的寶寶
桐寶3歲開始學習使用筷子吃飯,起初常常弄得飯菜滿天飛,費盡力氣也不得要領,桐媽便耐心地教授技巧并不斷鼓勵,慢慢地桐寶便可使用自如了。有的媽媽認為湯匙使用起來很方便,便不急于教寶寶使用筷子,其實這種做法是不可取的,要知道筷子的使用對寶寶的手指靈活度及腦部發育是大有益處的。
專家支招
還有些寶寶“用手”的小常識,也是媽媽們需要了解的——
法寶一: 關于“左撇子”的疑問
寶寶習慣使用左手還是右手,完全是天性使然,當然其中也會受到父母習慣的影響,所以媽媽們在這個問題上應該順其自然,沒必要強求寶寶,否則會給他們造成不必要的心理壓力。再有,寶寶是不是“左撇子”要到四五歲時才能判斷出來,1歲的寶寶更多使用左手還是右手只是一個發展趨勢的信號,不能說明最終取向,通常情況下,哪只手離他們想要的東西近,他們便會使用哪只手,是無意識的選擇。
法寶二: 鼓勵要多于責備
在訓練寶寶手眼協調能力時,媽媽們要遵循循序漸進的原則,根據寶寶的年齡選擇適合他們的練習,寶寶成功時要及時表揚,失敗了也不要責備,而應鼓勵他們繼續嘗試,要知道練習的過程比結果更重要。
下一篇:13~18個月:會走路 邁人生一大步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不同的游戲鍛煉不同的技巧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