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育兒詞典網 , 一個專業的育兒知識學習網站!
年輕媽媽們在一起聊天,都覺得現在的孩子怎么越來越“懶”,9個月的孩子,明明可以自己拿著奶瓶喝水,就是不拿,非要父母送到嘴邊;2歲了,叫他去騎自行車,運動運動,可是孩子就是不動,寧愿窩在沙發里看電視……“這樣下去怎么得了,這孩子不是廢了嗎?”在父母的眼里,孩子從小懶惰是個危險信號,“其實,這些不能說明孩子‘懶’,可能與孩子的天生氣質有關,也可能是家長教育方式出現偏差,沒有給孩子適時的鍛煉機會,導致嬰幼兒生活自理能力差、適應能力差等。”廣東省婦幼保健院兒保科專家提醒,在結合孩子“氣質”的同時,家長要注意在不同階段循序漸進地培養孩子的不同能力,不能給孩子偷懶的借口和理由。
自理能力達標幼兒不到兩成
按照目前廣州市各大醫院兒保科通用的0~2歲神經心理發育標準,一般要求9個月大的嬰幼兒就要開始學會部分生活自理,但是現在的孩子基本達不到要求,廣東省婦幼保健院兒保科醫師林少勇介紹,12個月的孩子穿衣應該知道配合,15個月應該會自己脫襪子、穿鞋等,但基本上來做兒保的孩子都做不到,只有少數不到兩成的孩子可以勉強應付。
林少勇表示,現在的孩子都不笨,這在早期智力測試里能體現出來,但是社交行為跟生活自理能力落后,能力在退化,主要原因就是家長沒給機會,包辦太多。
林少勇日前接診過一個2歲的小男孩,其父母都在美國,從小由爺爺奶奶帶,因為家里經濟條件較好,小男孩一直穿紙尿褲,不會自己脫鞋,表示個人需要不會說,全部用手指。“正常來說,1歲以后就可以完全不用紙尿褲了,家長要有意識地訓練其定時排便能力”。還有的小孩3歲不會說喝水等,很多家長不敢送孩子去幼兒園的主要原因之一就是擔心孩子在學校吃不飽,喝不好,這給孩子進入社會埋下了不小的交往障礙。
上一頁1234下一頁下一篇:聰明寶寶的腦力開發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春節提升孩子肢體運動技能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