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育兒詞典網 , 一個專業的育兒知識學習網站!
沒想到已經吃了7天米糊的小外孫,3天前突然拒絕吃米糊,而且對喂到嘴里的米糊不是吐出來,就是將右手的中指和食指(我們戲稱“二指饞”)一起放進嘴里做吸吮的動作才能咽下米糊。這兩天越演越厲,簡直到了不可收拾的地步。
昨天中午給銘銘喂米糊,當小王將沖調好的米糊放在孩子面前時,沒想到孩子一看見這個玻璃小碗就大哭起來,看來他認識這個小碗了。哄哄他,不一會他就不哭了。小王又像往常一樣讓孩子坐在她的腿上,用左手攬著孩子的腰,將孩子的右手放在背后,防止銘銘又將右手的“二指饞”放在嘴里。剛一開始孩子還張開嘴吃米糊,當孩子用力想將放在背后的右手抽出來時,因為小王緊緊地抱著他,他抽不出來手來,所以身體使勁地“打挺兒”大哭起來,將嘴里的米糊全吐出來了。哭聲越來越大,沒有辦法只好將孩子的右手松開,繼續喂米糊,這時孩子迫不及待地將“二指饞”放進嘴里用力的吸吮起來,這樣才將米糊咽下去。
“這怎么行?這哪里是在練習吞咽和咀嚼,純粹是在吸食米糊。還是把他的右手放在背后,只要右手放在前面,他肯定要放進嘴里”,我說。
一般來說,剛開始喂泥糊狀食品時,因為孩子舌頭的推擠反射還沒有消失,幾乎每個嬰兒都會或多或少將食物頂出來,有的孩子吞咽時還表現出干嘔,主要是因為孩子的吞咽動作不協調的緣故。小銘銘沒有這種情況出現,因為前一階段銘銘已經出現上下牙齦使勁地咬合的現象,且具備了咀嚼泥糊狀食品的條件。現在銘銘是不適應閉唇吞咽,不會運用舌頭前后運動將舌頭上的食物吞咽下去,他只是還習慣以往的吸吮動作,所以吃泥糊狀食品仍希望吸吮,沒有奶頭,只有用“二指饞”來代替,當不能滿足他時,就大哭起來。
女兒看到孩子這樣大哭,并且將進嘴的食物全吐了出來,拼命地將“二指饞”放到嘴里,心疼地說:“干脆還是給他用奶瓶喝水吧!”孩子的這頓飯是先喂米糊后喂水。
“那怎么行呢?以后孩子更不用勺來吃米糊了!”小王說。
“是呀!你這樣做就是強化了銘銘用吸吮進食的行為。他怎么學習吞咽和咀嚼呢!”我不禁埋怨起女兒來。
這一頓飯斷斷續續大約用了半個小時才吃完。浪費的米糊比吃進去的還要多。
昨天下午我改變了喂米粉的策略,首先我用兩張小的圖片吸引了銘銘的注意力。因為圖片顏色鮮艷,銘銘感到很好奇,因此總是想用手去抓,我故意將圖片放在離他手不遠的位置,他就要用手去夠,這時小王趁機將一勺米糊喂到他的嘴里,隨后他就咽了下去,忘記了將他的“二指饞”放在嘴里吸吮吞咽。這樣我不斷地吸引他去夠這兩張畫片,小王不斷地喂他米糊,當孩子因為夠不到畫片要哭鬧時,米糊已經喂完了。這次基本沒有浪費,我和小王也像打贏了一場戰爭,松了一口氣。
今天中午我又采取了轉移注意力的辦法,孩子雖然在喂最后幾口米糊的時候,企圖掙脫被小王束縛的右手放進嘴里去,但是我又拉著他的手,用手指一個個點他的“指豆”,他感到新奇,將最后幾口米糊吃完了。
吸吮是孩子出生后先天帶來的本能,但是吞咽和咀嚼卻需要后天的訓練。真正掌握好吞咽和咀嚼確實需要一定的時間,因此家長不能著急。家長也不能為了減少麻煩干脆還是用奶瓶喂米粉,這樣孩子就失去了訓練的機會。
一般孩子訓練吞咽和咀嚼能力,需要經過幾個階段:
整吞整咽階段: 4~6個月,孩子還沒有出牙,剛添加泥糊狀食品時,可能會將食物吐出來,即使是吃進的食物孩子也不能將食品從舌面運動到舌后,然后吞咽下去,因此會整吞整咽。而且由于動作不協調,還可能出現干嘔現象。
舌碾期: 6~8個月,孩子的牙齒剛開始萌出,一般用舌頭碾爛食物,可以用磨牙食品來訓練咀嚼能力。
咀嚼期: 8~24個月,在這個階段孩子需要經歷門牙切碎、牙床咀嚼以及使用磨牙研碎逐漸向成人的飲食過渡,因此在這個時期,食品的形狀也要由糊狀的食品進一步轉換到半固體的食物進而到固體的食物。
小銘銘要學會吃東西還需要一段很長的時間進行訓練。但是現在必須堅持用小羹匙喂孩子,絕不能因為孩子哭鬧就妥協。現在家里的人已經統一了認識,我們還要繼續訓練下去。
下一篇:小兒睡眠時間和次數參照表親子中心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滿1周歲寶寶的發育特點親子中心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