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育兒詞典網 , 一個專業的育兒知識學習網站!
兒子過幾天就4歲了,他有了很強的性別意識。睡覺時要求和爸爸睡,理由是男人和男人睡,女人和女人睡。他喜歡自稱男子漢大丈夫,喜歡說我們男人怎么樣,你們女人怎么樣。
他愛上了說“臟話”,經常說的詞是“屁屁”。你請他幫忙拿筷子,他會說“筷子屁屁”。有時他會看著你的眼睛說“媽媽屁屁”。見到熟人讓他喊“阿姨”,他竟然說“阿姨屁屁”。
說“臟話”還未改,又愛上說狠話。他常掛在嘴邊的狠話是“我打你”、“打死你”。見熟人這樣說,在路上遇到陌生人從身邊經過,他也會這樣說,經常引得人家側目。如果你批評他,好像正合他意,他會嘿嘿笑。
我對他這種暴力語言傾向感到好奇。有一天,我笑著問他:為什么喜歡說“屁屁”和“我打你”、“打死你”之類的話。他歪著腦袋說:“因為這是臟話,說臟話我感覺很有勁。”
除了語言出格,他還喜歡冒險,樂于表現自己的勇猛。
帶他去游泳,他最熱衷的就是跳水。他帶著助跑沖到泳池旁邊,兩只胳膊一前一后平伸,皺著眉頭,表情嚴肅,嘴里喊著“嘿——哈”,“砰”的一聲套著游泳圈躍入水中。他還總是挑釁似的挑人多的地方跳水,看到水花濺別人一臉或聽到別人小聲“指責”他,他就更加興奮。
他喜歡爬高,不計安全。他攀著廢舊輪胎做成的梯子,爬上3米多高的架子上,大人在下面擔心地大呼小叫,他卻更加興奮,讓人哭笑不得。
他還像小公雞一樣,變得很好斗。
他經常和小伙伴抱著摔跤,在地上滾,摔疼了也忍著不哭,很豪放的樣子。在家,他常拿出兩把塑料長劍,遞給我一把,強迫我和他對打,嘴里嘿嘿哈哈叫著。
奧特曼是他心目中的大英雄。每天從幼兒園接他回家,一定要上演一出“奧特曼追趕大怪獸”,當然奧特曼是他,大怪獸是爸爸或媽媽。
他爺爺常警告說,這孩子沒禮貌、不聽話,你們得好好管教了!可他又不完全這么“可惡”,有時表現得很有正義感。
有一次,過十字路口時我抱起了他,他很奇怪問我為什么要抱著他過馬路。
我告訴他:“因為你個子太小了,正好聞著汽車排放的尾氣,媽媽抱著你,你就高了,就少吸汽車尾氣了。”
他問:“尾氣是什么?”
我說,尾氣是汽車里的汽油燃燒后排放的廢氣,會污染環境,危害人的健康,讓人和地球生病。
聽完我的話,他似懂非懂地“哦”了一聲。過了一會兒,他突然用小手掌在空中揮了一下,狠狠地說:“媽媽,我要用刀把汽車都殺死剁爛,汽車就不會排放尾氣了!”
他喜歡看《喜羊羊與灰太狼》,喜歡羊,痛恨狼。有天做飯我說要燉羊肉,他聽了之后很生氣,握著拳頭梗著脖子小臉憋得通紅大聲說:“我們人類不可以吃羊肉,只有狼才吃羊肉!”吃飯時,他拒絕吃羊肉,還生氣地動手打我,當我哄他說這不是羊肉時,他才同意吃。
我害怕蛇和老鼠,有時看電視,畫面突然出現這兩種東西,我嚇得趕緊捂住眼睛,他見狀就會沖過來爬到我身上說:“媽媽,別害怕,我保護你!”
孩子的行為,是正常現象?還是需要及時進行“斧正”?記者為此走訪了鄭州大學應用心理系許慧副教授和鄭州慧與聯盟教育機構負責人、北師大心理學博士吳和芳老師。
專家解讀
兩位專家一致認為,三四歲的小男孩開始意識到他是男性,會不由自主地通過他能掌握的手段來體現他的勇武有力的天性,在這個年齡階段出現的一些“非正常行為”是正常的,這也是孩子成長的必經之路。
三四歲的男孩子熱衷于說“臟話”,看似孩子在學壞,其實是正常的,千萬不要武斷、粗暴地制止孩子。鄭州某幼兒園就有這樣一個案例:一個6歲的大班男孩有一天率領全班的孩子大聲說一句罵娘的臟話。老師很震驚,和孩子的父母深入溝通之后才知道,孩子在三四歲曾熱衷于說臟話,溫文爾雅的父母堅決杜絕孩子說臟話,不料在6歲時爆發了。
吳和芳老師說,小男孩到了三四歲,男子漢剛強有力的天性開始體現出來。當他發現語言有沖擊力時就樂此不疲地使用。等他一天天長大后,表現他剛強有力的行為越來越多,他就不再熱衷使用臟話這個武器。
兒童教育家把這個時期稱之為詛咒敏感期。孩子說這些話,并不像成年人罵人,他不是有意傷害你,僅僅是在體會語言的力量。他認為,他掌握的語言像武器一樣具有沖擊力,不管你對他的話的反應是笑還是怒,都可以讓他體會到語言的沖擊力。這個時候你不能去阻止,阻止即強化,阻止就會讓他體會到臟話的力量。“家長此時最好的教育方法就是冷處理,不理他,過一段時間他就不說了。”如果粗暴干涉,絕對禁止孩子說“臟話”,孩子以后可能以其他極端的形式爆發,上面提到的6歲男孩即是如此。
在現代社會,照顧孩子的工作主要由女性來承擔,幼兒園也以女教師為主,使一些男孩因此失去了陽剛之氣,甚至比女孩還女孩。因此,在男孩子三四歲有性別意識萌芽時,有意識地培養孩子的男子漢氣質是很有必要的。
如何培養孩子的男子漢氣質?許慧老師給家有男兒的父母支招:
可以讓孩子與父親有更多的接觸,由父親帶孩子做游戲、打球、修理東西等。在安全的前提下,讓男孩子多一些冒險活動。母親不能過于強勢,父親不能過于懦弱,小男孩的男子漢氣質才能健康發展。
對于奧特曼之類的動畫片,許慧老師建議少看,如果孩子要看,家長應合理引導。雖然這個動畫片對培養孩子最初的正義感有一定幫助,但五六歲之前的孩子的心理特點是以自我為中心的,隨著年齡的增長,必須完成一個“去自我為中心”的過程,才能有健全的人格。而奧特曼個人英雄主義色彩濃厚,基本上都是打斗攻擊的畫面,小孩的模仿能力很強,判斷力很弱,如果經常看這些打斗的片子,極可能喜歡攻擊別人。
下一篇:如何讓寶寶盡快適應新環境?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幫寶寶度過第一逆反期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