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育兒詞典網 , 一個專業的育兒知識學習網站!
記 者:美國的基礎教育看似寬松、自由,卻為孩子的人格個性、獨立思考、創新精神打下了堅實的基礎。在您看來,他們培養孩子“童子功”的哪些招數值得我們學習借鑒呢?
黃全愈:美國的基礎教育,即“童子功”的第一招就是“發展批判性的閱讀行為”。
在應試教育的教學氛圍中,批判性閱讀簡直無異于自殺。因為,當老師按照《教學大綱》要求學生學完一篇文章時,現成的標準答案已經在那里恭候著你了。要想來點批判性閱讀,除非你已經活得不耐煩。當學生的閱讀被鎖死在《教學大綱》里時,根本不可能有任何的“批判性閱讀”。
國內傳統的標準化閱讀是一種外在強加的被動積累式學習過程。而美國的批判性閱讀是在理解的基礎上,先對閱讀材料進行質疑、批判,然后再對其有選擇地吸收。這是一種主動的吸收,過濾后的吸收,吸收的是精髓、精華。這種批判性閱讀的過程,也是對知識進行重構、成為知識的主人、學習的主體的過程。
批判性閱讀必須以獨立思考為基礎。當然,僅僅能表達自己的觀點還不夠,還要能表達自己言之成理的、有分量的獨特觀點,那才是真功夫。沒有獨立思考,沒有創新意識,就沒有自己獨特的觀點。因此,從某種意義上說,批判性閱讀是培養創造性人才的第一塊基石。
美國“童子功”的第二招是“發展批判性的傾聽技巧”。
“批判性地傾聽”,講究的是不盲從,把獨立分析和理性思考作為思維的“過濾網”,去吸取說話者的精華。“批判性地傾聽”的關鍵是:既不盲目地全盤接受,又虛心地吸收對方的精華,然后再去“悟”出自己的思想。
經過“批判性閱讀”和“批判性傾聽”,心里有了好的主意,還要能“倒”出來,否則爛在肚里,就前功盡棄了。因此,第三個、第四個目標就是培養“寫”和“說”的能力。
雖然我們沒法改變學校的標準化教育,但是我們可以借鑒美國的循序漸進、精耕細作的“童子功”招數,在家里,不以考為本,不圍繞《教學大綱》填鴨式教學。孩子在家庭的寬松環境中,也許會學到課堂上學不到的東西,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下一篇:關于《簡單的科學》作者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福娃》主要人物簡介:皮休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