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育兒詞典網 , 一個專業的育兒知識學習網站!
舞蹈課時,我播放了一首《小老鼠》的歌曲讓小朋友和著音樂打著拍子進教室。當孩子們一聽到小老鼠的音樂響起時,就高興得不得了,紛紛模仿小老鼠、大花貓的動作進行表演。看到他們樂此不疲的樣子,我想:何不趁此機會,讓它們進一步感受音樂中的美好意境,體驗一下充當角色的快樂呢?
于是,我將音樂進行了編排,以舞蹈的形式展現給大家。排練時,大家一致推薦:瑩瑩扮大花貓,子悅扮小老鼠。可別說,尤其是子悅小朋友,把小老鼠那種鬼鬼祟祟的神態表現得可謂淋漓盡致。我便禁不住多表揚了她幾句。可當音樂再次響起時,“大花貓”卻一動也不動地站在那里,顯得無動于衷。“瑩瑩,該大花貓上場了。”我焦急地喊道。“老師,我不愿演大花貓了,我愿演小老鼠。”咦?這是怎么啦?剛才還情緒高昂,難道是剛才冷落了“大花貓”?我忽然意識到:是自己忽略了孩子的內心感受,才給孩子帶來了不愉快。為了讓孩子重新打起精神,我鼓勵瑩瑩說:“大花貓好極了!我和小朋友都喜歡看你們的表演,你們能再演一遍嗎?”瑩瑩這才高興地點點頭,我不由得松了一口氣。
由此看來,作為教師,要尊重孩子,站在孩子的立場上,理解孩子內心的感受和體驗,不要吝嗇對孩子的鼓勵,哪怕只是一句贊揚的話語,一個鼓勵的眼神,一個愛撫的手勢,都會讓孩子感受到愛的關懷,從而萌發無限的信心和力量。
下一篇:寶寶入園后的6點收獲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引導孩子適應集體的生活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