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育兒詞典網 , 一個專業的育兒知識學習網站!
女孩子和父母,是被其表姑父直接從醫院的精神科送到我這里的。之前她表姑父在電話里跟我說:“張老師,我認為這個孩子不是精神病,我怕她進去再出來就難了。她本來是個很聰明的好孩子,請你一定要幫幫她?!?/p>
女孩子的父母是進城務工人員,多年來一直在城市里打工。父親是建筑工人,母親帶著小兒子,在一個生活小區里做清潔工。
孩子的癥狀是身體控制不住地發抖,特別是受到刺激時,會突然倒地全身抽動,且伴隨大哭大鬧。
“癥狀發生多長時間了?”
“就是從剛開學沒有多久就開始了,快有兩個月了?!?/p>
“最近一次發作是在什么時候?”
“昨天晚上。前幾天剛來時要嚴重些,帶她看醫生她也不去,這幾天好多了。昨天晚上出去散步,她突然就一下倒在地上起不來了,全身都在抽,只哭也不說話。今天一早醒來就哭,沒有辦法,只有硬把她帶到醫院去了。”
“當時發生了什么事?”
“沒有啊,就一家人吃過飯出去走走。”
“感覺有看到特別的東西刺激到她嗎?”
“沒有,她還主動幫著帶弟弟呢?!?/p>
“當時在談論什么事?或者聽到什么別人的談話了嗎?”
“嗯,真沒有什么,一家人都好好的,爺爺還說讓她好好看看街上的景,過幾天病好了就該回去上學了,結果她就犯病了。”
“爺爺說完就發病了嗎?還是過了一段時間?”
爸爸認真想了想,說:“好像是她爺爺話還沒有說完,她就躺到地上去了,也不知道怎么了?!?/p>
“知道了,回去以后記住,暫時先不要再提回家鄉的事,等孩子情況穩定一些再說?!?/p>
“好的,我讓她爺爺明天先自己回去。她現在這樣,即使帶回去我們也不放心?!?/p>
“醫生怎么說?”
“剛掛號,還沒有看病,她表姑父就來了。他說孩子如果被診斷成精神病,一輩子就毀了。她表姑父是有文化的人,我們相信他,就帶到你這里來了。張老師,請你幫幫我們好嗎?”
“我會盡力的,從心理方面看看有沒有致病的原因,如果幫不到你們,還是要去醫院神經科做詳細的診斷,不要耽誤了孩子。”
“好的,我們聽老師的。”
在醫院精神科候診時,孩子的父母恐慌不安,聽過我的心理講座的表姑父決定向我求助,先帶來做心理輔導試試看。
女孩子進咨詢室以后,一直在不停地抖動,特別是兩條腿,抖動的幅度特別大。
“剛剛去過醫院了,是嗎?”
“嗯,我生病了?!?/p>
“喜歡上學嗎?”
“喜歡。”她猶豫了一下又說,“我現在不能回去上學?!?/p>
“我知道,你現在生病了,如果不能治好是不可以去上學的。”女孩子長出一口氣,抖動的幅度明顯變小了。
“暫時不上學是可以的,但是你年齡太小了,又不能去工作,有什么興趣愛好嗎?”
“嗯,我喜歡唱歌?!?/p>
“很好啊,有專門跟老師學習嗎?”
“有,音樂老師,我住在鄉下,我唱歌得了很多獎,還有鎮上的比賽……”她突然低下頭不說話了,雙腿抖動的幅度又開始加大,雙手絞在一起,顯得很焦慮。
我轉移話題:“喜歡畫畫嗎?”
“喜歡,畫不好。”
“愿不愿意畫一幅?你看我這里收集了很多學生的畫,都很漂亮,很有意義?!?/p>
她沒有拒絕,接過紙筆認真地畫了一幅田野風光,得到我的肯定后很滿意。我們又隨便聊了一會兒興趣愛好之類的話題,我決定再試探她一下:“你的腿好長啊,才13歲,好像都比我高了,來,比比看。哇,果然比我高了,你這么漂亮,個頭又高,又多才多藝的,肯定有好多同學羨慕你,以后一定會有很好的發展。”
她高興地坐下,居然再沒有抖動了。為了不引起她的注意,我又轉移話題,跟她談論最喜歡的歌星等。過了一會兒,我說:“好像你現在沒有抖動了,是不是感覺恢復一些了?”她的臉一下漲紅了:“有時候,嗯,會好一些?!?/p>
“哦,那不錯啊,你這么青春年少的年齡,身體素質很好,偶爾生病了也沒有關系,很快就會恢復的?!?/p>
她又長出一口氣,如釋重負的樣子,一直到離開咨詢室都沒有再抖動。
為了確認女孩子是否有生理方面的病史,我對她的成長經歷做了詳細了解。
7歲以前女孩子很幸福,父母都很愛她,爺爺奶奶也很疼愛這個唯一的孫女,變化是從媽媽意外懷孕開始的。已安了節育環的媽媽確認懷孕后,爸爸很高興,作為三代單傳的獨子,不能給家里添個男丁,一直是他的一塊心病,現在老天開眼有機會了,爸爸當即決定要這個孩子,而且認定一定是個兒子。為了避開計劃生育政策的限制,在爺爺奶奶的支持下,爸爸媽媽離開農村老家,到了大城市打工待產。
7歲多的女孩子不明白,父母為什么突然就拋下自己走了,而且很久都不回來看她。在不斷哭著找爸媽的過程中,她漸漸適應了父母不在身邊的日子,每年一暑一寒兩個假期,爺爺都會帶她到城里跟父母住幾天,這是她最幸福也最盼望的日子。
但是她不喜歡弟弟,每次看到弟弟圍在父母身邊撒嬌,她就很生氣。有時甚至想把大人們小心保護的這個“秘密”公開,讓別人把弟弟趕走,又怕父母生氣更不理她,一直很矛盾。
幾年過去了,女孩子慢慢長大,明白了一些事,知道弟弟是父母和爺爺奶奶傳宗接代的希望,也不再有趕走弟弟的想法了。但她總覺得是弟弟搶走了父母對自己的愛,所以跟弟弟始終不能親近,對父母也由最初的想念漸漸變成了怨恨,有時還故意賭氣不接父母的電話。即使如此,女孩子心里還是盼望著有一天父母把自己也接到身邊。
開始父母答應等她上了中學就可以進城讀書。沒想到小學畢業后,父母又變卦了,要求她繼續在鄉下讀書。理由有三個:一是在城里租住的房間太小,一家四口人住著太擠了;二是爺爺奶奶歲數大了,希望她在身邊可以幫父母照應老人;三是城里讀書的“借讀”費用太高了,父母打工賺錢養活一家人已很辛苦,在鄉下讀書可以省下很大一筆費用。女孩子心里萬分不情愿,但是出于體諒父母的辛苦,她沒有表示任何不滿,回到鄉下讀書。
女孩子喜歡唱歌,在學校里一直是文娛活動積極分子,可以說是小有名氣。她自尊心很強,一直堅持維持這個良好的形象,淡化別人對父母“要弟弟不要她”的議論。新來的數學老師非常嚴厲,每天都會布置很多家庭作業,全班同學都很有壓力,但是誰都不敢抗議,就慫恿女孩子:“你是學校里的紅人,又是班長,老師都對你很好,你去幫我們說說吧,你說了老師肯定聽?!迸⒆宇^腦一熱,上課時就當著全班同學的面站起來提意見:
“老師,你每天布置的作業太多了,其他科也有作業,總是寫作業到很晚,還有好多同學不能完成,以前的數學老師從來不布置這么多作業……”話還沒有說完,她就被年輕氣盛的老師打斷了:“有誰覺得作業多可以不做,你們又不是為我學習,以前的老師好你可以去找以前的老師教你,我就是這樣教學生的。你以為你是誰啊,會唱歌有什么了不起,有本事到城里唱去啊,窩在鄉下耍什么威風?”
被老師訓斥本已很丟臉,又被戳到心里最痛的那個點上,女孩子當即哭到渾身發抖不能自制。同學和老師都被嚇住了,趕快送她回家,老實巴交的爺爺奶奶也從來沒有見過這樣的陣勢,急忙打電話向兒子兒媳求救。
父親當天即趕回鄉下,見到父親,女孩子大哭一場,當晚就生病發燒了。休息了幾天以后,學校出面協商處理,數學老師正式道歉并受到處分。她的情緒慢慢平靜下來,重新回到學校上課,但開始變得沉默寡言。
半個月后,父親的假期結束,看到女兒的情況沒有什么異常,就對女兒說:“爸爸請假的時間不能太長,不然會丟了工作。你已經長大了,應該懂事了,以后不要總是出頭露面,別人能過你也能過。一定要把學習搞好,多幫爺爺奶奶做點事。爸爸明天回城里上班了。”
當天晚上,女孩子再次失控,哭叫發抖不能自制。父親與爺爺商量后,決定第二天帶孩子一同進城,找醫院看看孩子是否患了什么病。
見到媽媽后,女孩子的癥狀更加明顯,發作時間更長。父母急忙把孩子帶到醫院,做完了所有身體檢查,都沒有查出什么問題,最后醫生建議去神經治療科診治。
對于“精神病”這個詞的恐懼,使家人遲遲不能做出決定,只有小心翼翼地對待她,但是孩子發作的次數越來越多,哪怕吃飯時弟弟先拿到飯碗,她也會發作起來。
無奈之下,爺爺只有先回鄉下了。爺爺走后,女孩子竟然慢慢好轉起來,發作的次數越來越少,幫媽媽做事,照顧弟弟,心情也漸漸開朗起來。父母很高興,給學校請假讓她休養一段時間。一個多月時間過去了,女孩子已基本恢復正常,父母非常高興。
一天,爺爺在鄉下接到電話,也很高興,帶了一些家鄉土特產來看孫女。在城里居住的表姑一家來訪,表姑父是某大學老師,與女孩子交談后夸贊她聰明靈秀。
父母本就很敬重當大學老師的表姑父,女兒得到肯定讓他們很是驕傲,一個勁地教育女兒要向表姑父多請教,以后要好好學習,當表姑父這樣有知識的文化人。
吃過飯以后,全家人送表姑父一家出門后,就在小區周圍隨便走走。沒想到在開心聊天的過程中,女孩子又開始發作,大哭大鬧,渾身抽動,跟前面的表現判若兩人。安撫了好久她才平靜下來,第二天一早就送到了醫院,同時,惶恐不安的父親給孩子的表姑父打電話求助……
壓抑渴望多年的女孩子,在學校被老師訓話以后,是真的受到刺激了,表現出很強烈的身體癥狀。由此卻意外得到父母多年不見的特別關注,當一直認為失去了的父母之愛一旦找回來,女孩子再也舍不得放棄,多年的渴望眼看可以變成現實,女孩子一心想趁此留在父母身邊生活、上學。
后來,在父母身邊出現的一些狀態,有時是因為嫉妒弟弟,想得到公平,有時是想得到父母的關愛,有時是為了讓父母不把自己送回鄉下……多數時候是自己故意裝的。所以,當爺爺說到回家上學的事情時,女孩子又失控了。
經過一個療程的治療,女孩子完全恢復了健康,暫時沒有找到合適的學校,在其表姑父的建議下,送到一熟人的打印店學習打字。幸運的是,兩個月后,因為成都市政府新政策的出臺,女孩子可以跟城市的孩子一樣,只交很少的學費就可以在城里讀書,父母重新租了一個大一點的房間,讓女兒和兒子一樣,都在城市里上學了。
半年后,女孩子和媽媽特意提著一堆土特產來工作室感謝我。女孩子面色紅潤,健康而快樂的樣子非常招人喜愛。
不懂孩子的愛,如何愛孩子
這些年,隨著大批農民工進城打工,留守兒童的出現成為值得關注的社會性問題。我的一個朋友去農村資助貧困孩子時,有個6歲的小男孩對她說:“阿姨,請你告訴我爸爸媽媽,我可以挖草藥掙錢了,他們回來我能養活他們了。我想爸爸媽媽了,一定要他們回來讓我養活,阿姨,求求你了,一定要告訴啊……”根本不知道孩子父母在哪個城市打工的朋友,只有流著淚水使勁兒點頭答應。
下一篇:誰在給孩子壓力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兒童暑假期間應嚴防5種傷害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