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育兒詞典網 , 一個專業的育兒知識學習網站!
北京市考慮今后3年內從小學到高中的入學資格將取消與所有特長生名分的掛鉤。這一消息重又引起了人們對特長生的關注——
學特長容易偏科
據了解,有關“特長生”在中小學階段招生中享受“優惠政策”的制度由來已久。正因為有“優惠”,所以有家長從孩子讀幼兒園開始就帶著他們去趕各種各樣的班:鋼琴、電子琴、體操、武術等,希望孩子能在招考中占一些好處。
有關專家認為,這往往剝奪了孩子們童年玩樂、自由發展的時間,增加孩子的負擔。現在學生光學習壓力就很重,晚上、周末還得練琴學畫,實在辛苦,而且很多孩子是沒有興趣學的,卻被父母強迫去學,導致偏科嚴重。除了父母為了給孩子升學找“捷徑”,還有一些學校為了保障升學率或獲獎率,也設立“特長班”、“重點班”,著重培養“特長生”。
“特長生之所以成為‘特長生’,必定在其特長領域有著巨大的付出,勢必削弱了這些學生在其他科目的時間、精力,客觀地使他們不得不放棄其他學科的學習?!睆V州市體育東路小學關老師說。他透露,“特長生”不僅客觀地難免“偏科”,而且主觀上也因為“升學有保障”,而在無關科目上無心向學,并未能全面發展。
但一些家長卻表示,即使取消了“特長生”制度,他們同樣會為孩子選擇“興趣班”。廣州黃先生表示,“我相信大部分人在給孩子上少年宮或各種興趣班之前,考慮最多的是培養素養或思維能力,不僅僅是與未來‘入學’掛鉤。”
“擇校熱”有望降溫
有專家認為,義務教育階段實行“特長生”制度,造成學生“文化考試的擔子沒減,又添了特長考試的擔子。要有證書,就得送培訓班;錄取時又憑著證書,優勝劣汰。完全拿應試教育的方式,催育特長生;完全像對待應試教育的結果一樣,對待特長考證?!睆V東省關工委曹芹表示,“特長生制度不應該存在于義務教育階段的招錄政策中?!?/p>
“特長和入學掛鉤,容易制造混亂。”北京二中校長鈕小樺表示,重新界定“特長”的含義,理順特長生招生政策,能減輕學生負擔,從而使目前的招生變得有序。另外,學校如果關注學生的全面發展和個性特長,不以“特長生”名義進入中學的學生也能通過社團等途徑得到很好發展。一些小學校長表示,取消特長生政策能給目前的“擇校熱”降溫。
但也有不少教育工作者認為,“特長生”制度的形成和推行有其合理性和必要性。多數教師認為,在提倡素質教育的情況下,學生的發展應該是多元的,特長生制度的存在是一項鼓勵學生多參加課外學習,多參加各項各級各類競賽的舉措,也是“因材施教”的一種體現。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