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育兒詞典網 , 一個專業的育兒知識學習網站!
11月19日 星期一
昨天我和Lisa一起清潔房間。她20歲,是清潔工中最漂亮的一位。走起路來快得我要小跑幾步才能跟上,她干活利落、迅速,昨天清潔了11個大房間,她催我快一點,擔心做不完,到下午3 ∶ 30剩下最后一個客房,因客人沒走,無法清潔。我們倆只休息了5分鐘,她還叫我別告訴領班Jean。
周六晚上在餐館打工,來了一位西班牙婦女,一看到她穿上服務員背心,我感到有點緊張,有種競爭的壓力。我安慰自己:KiKi生孩子,人手不夠。等到秋香向我介紹這位婦女時,我的心仍不由自主地“咯噔”一下。我還沒有面臨失業的危險,卻深知失去這份低收入工作,再找一份不太容易,尤其像我這樣笨手笨腳,又是中年的婦女。
聯想到黃慧麗說的,英國病人心里的緊張、害怕,我也有所體會,隨時可能失去工作,資本主義市場經濟的競爭機制,激勵人發揮最大的工作效率;社會主義的計劃經濟,吃大鍋飯,干好干壞一個樣,造成人的懶惰、不負責任。資本主義國家,個人財富可以大量的增長、消費(當然也得付高額稅);社會主義國家,個人之間的收入幾乎均等,六七十年代的計劃經濟,使得每人每月的糧、油、糖、肉、豆制品等限額供應,甚至不夠吃的。
從自然保護的角度看,每人每月限量供應食物較合理,但供應的食品應略超過基本需求。人的貪婪的欲望靠自身的力量來約束,幾乎不可能。比如我一周前決定不喝飲料,可前天晚上在餐館打工,我還是忍不住喝了可樂。如果對人的消費進行限制,經濟上就得對某些產品實行計劃經濟,不能生產太多,而不至于像市場經濟那樣寧可把賣不掉的牛奶扔進大海。
但計劃經濟極易和政治權力的控制結合。如何能讓兩者獨立?還有什么樣的一群人有資格來決定生產什么?生產多少?如果決策錯誤導致災難,這個損失比市場經濟產生的損失是否更嚴重?
資本主義的揮霍和高消費中有一種腐爛、邪惡的東西傳播開來,就像癌細胞在人體的擴散,使整個人類患上絕癥,無藥可救。
昨天我對Lisa說,把要扔掉的肥皂留下給我,她不同意,她認為再使用可能會染上皮膚病,聽她這么一說,倒把我嚇住了,我自己用沒關系,萬一讓別人染上皮膚病怎么辦?
想一下中國,也有許許多多賓館,每天也要扔掉無數塊小肥皂,我這么去撿肥皂,滄海一粟,根本沒有用!別說小小的肥皂,每年富人們要扔掉多少彩電、冰箱、汽車、計算機……豪華客房里,抽屜里放著一本《 圣經 》,富人們還能信仰上帝?我心痛自然資源的浪費。但我又想起《 圣經 》上說的:原諒他們,他們不知道他們所做的事。
我清潔的一個高檔客房,一天是400英鎊。
下一篇:堆肥,讓地球生態有機循環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撿回賓館扔掉的肥皂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