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育兒詞典網 , 一個專業的育兒知識學習網站!
困境是一筆財富,它給了我一生的勇氣和力量,也把這些給了我的孩子。
在“文化大革命”極左路線下,我一夜之間成了“可以教育好的子女”,從此改變了我人生的軌跡。20世紀70年代初我大學畢業后分配到一個偏遠的林區,后輾轉來到哈爾濱鐵路局玉泉采石場子弟學校任教,在這里工作、生活了11年。
這是一個遠離城鎮的地方,交通不便,條件艱苦,文化落后,文革時期是改造“牛鬼蛇神”的地方。我的兩個孩子都出生在這里,并度過他們童年的大部分時光。這里沒有托兒所、幼兒園,孩子一生下來就由學校統一交給一個雇用的不識字的鐵路工人家屬照看,一直到上小學。他們沒受過一天正規的學前教育。
我從不抱怨環境,不苛求和等待條件,我決心用自己的知識和意志去填補孩子早期教育的空白,讓他們的認知能力和知識程度超過在優裕環境里長大的同齡兒童。
當時我除了擔當自己的教學工作外,還要負責語文組及語文教師進修工作,每天工作很忙。我愛人在外地工作,我每天工作之余還要種菜、挑水、照看孩子、做家務。但再忙再累,我總是把教育孩子的事情放在心上。
為了擴大孩子的知識視野,我常常徒步往返16里路去鎮里書店,或利用到哈爾濱開會、探家的機會跑書店,為兒子購買兒童讀物。為了能教孩子學習英語,1979年秋天,我開始收聽中央人民廣播電臺“北京市業余外語講座”,自學英語。廣播時間正好是做早飯的時間,我邊做飯邊跟讀、記寫,書上沾滿斑斑油漬。為了教孩子多識字,加強記憶,我練起書法,把27個拼音字母和常用字寫在一張張紙上,貼在墻壁上,使孩子們抬眼可見,隨時認讀。
我教孩子學習的時間都是見縫插針、零分碎秒擠出來的。上下班路上,我教孩子背“小九九”,做算術心算;早晚時間,給他們講故事、說歌謠,教《看圖識字》《看圖說話》;邊洗衣做飯,邊考問他們學過的知識,讓孩子講、讀;在地里干活,把英語書也帶上,教孩子說英語單詞;坐火車時,讓孩子猜謎語、做智力游戲,每到一站,教識站名;上街時教孩子認識單位牌匾,說所見事物的英語單詞……
在孩子上學前,我從培育他們的實踐中摸索出一套從訓練反應能力、聽語能力入手,在觀察、模仿中認知事物,在玩中增長知識,由識字、識數逐漸轉入寫字、計算的循序漸進的訓練程序,并采用了聽、講、讀、說、寫、算、玩等多種手段并用的教學方法,使孩子的認知、讀寫、表達能力遠遠超出當地同齡兒童。鵬未滿6周歲入學,鯤5周歲入學,在他們分別轉入哈爾濱市和興小學和哈爾濱鐵路分局第一小學后,立即在年級里脫穎而出,令一些當初對我的兩個“山溝里來的”孩子帶有偏見的老師不得不刮目相看。
1983年夏天,我調回哈爾濱,孩子們也分別從姥姥家和爸爸宿舍重新回到我的身邊,我們一家人第一次得以團聚。但在最初幾年,我們沒有住房。
我們先是借住親戚家一間地處城邊的小屋。屋后是菜地,門前是爛泥塘,孩子每天須跋涉過門前一段醬缸一樣的路,又坐車往返20余里路去上學,那時他倆才讀小學三四年級。
我讓孩子常想想在玉泉上學時每天走過的山路,還有他們曾經讀過書的簡陋的校舍:春天,桃花水下山,四處漫溢,道路泥濘,沒一處下腳的地方,稍不留意就會陷進沒膝深的溝里。有好幾回鯤陷進泥坑里,被同學背到學校,送回家。冬天,從西山口刮來的“大煙炮”呼嘯肆虐,使人寸步難行。還有那個裸露在山坳里的四壁透風的教室,一到冬天,凍得孩子們手都伸不出來,上課時滿堂是“咚咚”的跺腳聲……就是在這樣的環境里,鵬和鯤雙雙被評為哈鐵分局“三好學生”。孩子們覺得現在上學的路好走多了,現在的教室太寬敞明亮了,他們十分珍惜眼前的一切,每天高高興興地上學,風雨無阻,從不遲到和早退。
當年秋天,我家住進我愛人單位借的一間不足10平方米的倉房。紙糊的頂棚,耗子在里面絮了窩,一到晚上,成群結隊地在棚頂賽跑,有一回一只挺肥的家伙竟踩塌紙棚掉下來。夏天憋悶潮濕,屋頂漏雨,家具都發了霉。三九天室溫竟低至2℃,滿屋哈氣,四壁結霜,水缸也凍了,不得不以電爐取暖,但室溫也不超過9℃。我每天早晨起床后的第一件事是先燒開一壺水去化開水缸里的冰,再生火做飯。我們在這間小屋里生活了近兩年。
這是一間陋室,但畢竟是我們歷經十余年輾轉奔波才安下的能讓一家人團聚、可長久不分的小巢,我們倍加珍視這來之不易的一切。我和愛人每天熱情地工作,樂觀而充實地生活,心里充滿希望的陽光。父母的精神和意志是對孩子無聲的教誨和激勵,面對這樣的困境,孩子們從不叫一聲苦。
我們常教育孩子,在學習上跟比自己好的同學相比;在生活上跟比自己條件差的同學相比,跟自己以前的生活相比。我們給孩子講高爾基苦難的童年,講“車胤囊螢夜讀”“侯瑾燃薪夜讀”“孫康映雪苦讀”等古代名人在貧寒中篤志好學的故事。孩子們懂得了,一切成大器者大都有一番艱苦磨礪的人生經歷,他們學習得更加刻苦了。
在居住這間小屋的日子里,我和愛人文理分工,配合默契,在孩子學好當前課程的基礎上,加強訓練的量度、進度和難度,帶領他們向更高的目標沖擊。鵬獲得哈爾濱市小學地理競賽二等獎,并蓄積力量,準備向全國小學生“從小愛數學”邀請賽沖擊;鯤獲得哈鐵分局小學五年級理科競賽二等獎。他們分別被評為校三好學生和區文明少年。
1985年,我家第一次分到住房,那時鵬已經11歲,快上初中了。
這是一間14平方米的小屋,放上孩子的床,再擺上書架、寫字臺,就沒有什么空間了。大人只好在小廳里搭起板鋪,縫紉機、洗衣機成了我和愛人的寫字臺。為了節省空間,我們在板鋪上架起“空中樓閣”,上面放一個立柜。躺在床上,望著高聳過頭頂的立柜常常提心吊膽……
但最難過的是家里來了客人或大人有什么活動,孩子們無處回避。好在他們從來就沒有過屬于自己的學習空間,對這一切已經習以為常,并早已養成“鬧中取靜”的學習習慣了。
我家在這間小屋里生活了8年,鵬和鯤都是從這間小屋走進大學校門的。在這期間我的單位曾分過一次住房,根據我的居住條件,極有可能給予調整,但我沒有介入這場利益的紛爭中。人的精力是有限的,當一個人確立了比物質利益更高的追求,面對人生的種種利害,就會做出自己獨特的選擇。這既是一種人生哲學,也是一種人生觀,它支配著人的價值取向,也決定了人生的最終得失。
回避了外界干擾,我們依舊安貧樂道,依舊對生活充滿信心,依舊把滿腔心血和慈愛傾灑在兩個健康上進的兒子身上。
我利用從事出版工作的便利條件,密切關注中小學教育類圖書的出版信息,并得到省內外出版界朋友的真誠幫助,及時得到或郵購到最新出版的優秀課外讀物和技能訓練資料。在爸爸的輔導下,孩子們的知識視野更加開闊,基礎也打得更加扎實。
經過不斷的積累和磨礪,在這段歲月里,孩子們的智慧泉涌般噴發出來。1986年,鵬獲全國小學生“從小愛數學”邀請賽三等獎(哈市共有14名小學生獲獎);第一屆全國小學生數學“華羅庚金杯”賽二等獎。1989年,他獲全國初中數學邀請賽一等獎;十一省區祖沖之數學邀請賽一等獎,黑龍江第一屆初中物理競賽一等獎(其中筆試第一名,總分第二名);哈爾濱市初中化學競賽優勝獎。同年,他以兩門省級以上競賽加分和高出省重點中學哈三中錄取分數線8分的成績被該校錄取。鯤于1986年獲全市小學五年級理科競賽三等獎;1990年獲哈爾濱市初中化學競賽二等獎,并以較好成績考入市重點中學十三中。
1992年,鵬以613分的優異成績考入清華大學工程物理系,名次居全省理科并列第九名,其中物理獲滿分100分。1993年,鯤以全學年總分第一名的成績被保送到哈爾濱工業大學控制工程系自動控制專業學習。
手捧兒子的錄取通知書,我哭了。
物質的財富揮過如土,但精神的、知識的財富卻是永恒的。孩子們帶著父母的叮囑和從艱辛中獲取的人生真諦,在大學生活里又連創佳績。
鵬每學年都獲得獎學金,經過幾年的全面考核,1994年被評為清華大學優秀生。1995年,在清華讀大四的鵬,經過激烈競爭和導師嚴格挑選,被保送為本系核電子學專業直讀博士研究生。
鯤在大二時就入了黨,那時他只有18歲。他全部學科平均分超過90分,列全系第一(綜合評定第二)。在本科七個學期的學習中,獲一等人民獎學金五次、二等人民獎學金二次,并分別榮獲海鷹、安重根、SMC等年度特等獎學金各一次。連續三年被評為校三好學生,本科畢業時獲優秀畢業生稱號。讀大三的鯤以學年總分第一名的成績被保送為本系飛行器控制、制導與仿真專業碩士研究生。
我們終于迎來了做父母生涯中金色的收獲季節。
感謝生活,感謝生活中曾經有過一段困苦的經歷。
下一篇:灌輸會抑制孩子創造力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多角度賞識讓孩子充滿自信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