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育兒詞典網 , 一個專業的育兒知識學習網站!
時下,不少年輕的爸爸媽媽都熱衷于讓幼兒背誦唐詩,甚至片面地把能背誦多少首唐詩當作早期教育的重點,認為孩子背的唐詩越多,說明孩子越聰明、記憶力越好,對孩子的智力開發也越有幫助。但在專家看來,這種做法有欠妥當,與其讓幼兒強硬地學習背誦唐詩,不如讓他輕松愉快地讀唱兒歌。
眾所周知,唐詩是我國古典文學的瑰寶,它語言精練,寓意深刻,這里且不說唐詩的格律、流派,只說說唐詩的內容,其包羅萬象的意象、深奧艱澀的寓意,有時連成人都無法透徹地體會和理解,更何況是對于那些涉世尚淺、思維單純的幼兒呢?幼兒背唐詩,大多都不理解,不是死記硬背、不求其意,就是按照自己的想法去解釋和理解唐詩,這種曲解唐詩的結果常常讓人哭笑不得,但孩子又不明白是怎么回事兒,大人的笑常常讓孩子感到莫名其妙,很傷自尊心和興趣感,因此慢慢地就沒有了最初背誦的新鮮感和滿足感,即使背誦下來也沒有從中學到知識,這樣的教育效果可想而知。
而兒歌是專為幼兒創作的,它的內容貼近幼兒的現實生活,語言符合幼兒的朗誦特點,形象生動,富有童趣,很容易理解,幼兒一聽就明白。這樣幼兒在接受它時,不用刻意去記憶,就能背誦下來。孩子從中獲得了成就感,學習自然就有了積極性。有的兒歌把正確的行為規范作為內容,讓孩子在朗誦的同時還能培養良好的生活習慣,接受正確的家庭教育。比如:
“小板凳,真聽話,跟我一起等媽媽,媽媽下班回來了,我請媽媽快坐下。”
“花盆里,開紅花,星期天,我在家,不撒嬌,不霸道,在家也當好娃娃。”
“公園里,花兒開,紅的紅,白的白,花兒好看我不摘,大家夸我好娃娃。”
這樣幼兒通過誦讀,不僅記住了兒歌,而且潛移默化地接受了正面的教育。
有的兒歌蘊含著豐富的知識,講述了萬千世界的無窮變化。比如:
“貓頭鷹會哭不會笑,小花蛇會爬不會跳,大鴕鳥會跑不會飛,小白兔會跳不會叫。”
“一個大,一個小,一只老虎一只貓,一邊多,一邊少,一群大雁一只鳥,數一數,瞧一瞧,大小多少記得牢。”
誦讀這樣的兒歌,日積月累,孩子的知識何愁不增長?通過最通俗的教育方式,獲得最豐富多彩的知識,爸爸媽媽又何樂而不為呢?
兒歌還可以鍛煉幼兒數字、計算等方面的能力。比如:
“一只青蛙四條腿,兩只眼睛一張嘴;兩只青蛙八條腿,四只眼睛兩張嘴;三只青蛙十二條腿,六只眼睛三張嘴。”
當然兒歌的作用還很多,比如可以啟發幼兒的思維,豐富幼兒的語言,鍛煉幼兒的表達能力等。其實爸爸媽媽們在教幼兒兒歌的時候可以觀察一下孩子的表情,你會發現孩子很專心,并不時地發出會心的笑,一首聽完,仍然興致勃勃。這其中的好處你會在實踐中自己慢慢體會到的。
下一篇:新學期開學做好三件事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優秀寶貝是陪出來的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