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综合99_中文字幕乱码日本亚洲一区二区_色就是色欧美_欧美午夜精品电影

歡迎來到 育兒詞典網 , 一個專業的育兒知識學習網站!

加入收藏

您所在的位置:首頁 > 新生兒 > 早產兒

早產兒

家有“早產兒”,科學喂養助成長

分類: 早產兒 育兒詞典 編輯 : 育兒知識 發布 : 11-16

閱讀 :634

  俗話說,“瓜熟蒂落”才是自然圓滿。可是卻有相當部分新生兒是“提前報到”。我們平日提到的十月懷胎,指的是40周的孕期;若小寶寶在未滿孕37周就降生,醫學上稱其為早產兒。家有早產兒,該如何科學喂養呢?有關早產兒的疑問,下面我們一一解答。

  早產兒的出生體重不滿 2.5千克。按出生時的實際體重,早產兒又被劃分為超低體重兒和極低體重兒兩個群體,極低體重兒指出生時體重低于1.5千克,超低體重兒指出生時體重低于1.0千克。

  早產兒達到什么程度可以出院?

  由于早產兒和足月發育的嬰兒相比,各個器官系統發育不成熟,隨時面臨生命的危險,需要專業的醫生特殊的護理。因此,早產兒出生后會在醫院的新生兒監護中心進行特別照顧和治療。

  早產兒的不成熟表現在以下6個方面:

  1.能維持正常體溫,所以早產兒需要在暖箱內進行孵育。

  2.呼吸費力或出現呼吸暫停。不成熟的肺影響了早產兒呼吸,往往需要人工呼吸機及一些特殊藥物,以幫助其成熟。

  3.早產兒的肝功能不成熟,所以皮膚黃疸出現早,而且程度較重。不及時采取光療等措施控制黃疸的進程,會出現大腦的不可逆的損傷——醫學上稱為膽紅素腦病。

  4.早產兒肝功能不成熟,還可導致全身出血,特別是腦出血、腸出血。維持早產兒體溫穩定、血糖正常、呼吸平穩等是預防出血的基礎。

  5.營養是人類生存的基礎。可早產兒往往不能進行正常吸吮,需要一根插入胃內的細管進行喂養。

  6.新生兒的免疫系統發育不成熟,早產兒更是如此。全身感染是最容易出現在早產兒身上的病癥。注射免疫球蛋白和必要的抗生素可預防及控制感染。

  闖過這“六關”后,如果早產兒通過正常喂養能夠滿足機體需要量且體重達到2千克以上,生命體征平穩,通常醫生就會建議早產兒出院回家了。即使經過了住院治療,早產兒出院后成長過程中也可能面臨生長發育延遲,需要家長特別的呵護。

  母乳喂養最有益于寶寶健康,早產兒也不例外

  分娩之后,不少早產媽媽沒有辦法給早產兒第一口奶,也沒有辦法和早產兒待在一起。但是這種情況下早產媽媽更需要及時進行開奶,早產兒住院期間,早產兒媽媽可自行將母乳擠下來,由家人帶給專業醫護人員喂給早產兒。

  與足月生產媽媽的母乳相比,早產兒媽媽的母乳成分不同,它的營養價值和生物學功能更適合早產兒的需求。除了早產兒生長所需要的多種營養成分,早產兒媽媽的母乳還提供了一些保護性因子,幫助早產兒抵御疾病,減少感染。

  早產兒由于其特殊的生理需求,胃腸消化吸收能力不成熟,比足月兒需要較多卡路里及特殊營養素,帶早產兒出院后,如果媽媽母乳分泌不足,就要混合喂養或配方奶喂養早產兒。而配方奶的選擇最好在醫生指導下,選擇專用的“出院后早產兒配方奶粉”。其特點是營養豐富、熱量高、容易消化吸收。“出院后早產兒配方奶粉”喂養的時間是從早產兒出院后至少到矯正月齡3個月。如果經濟條件允許,最好把早產兒配方奶粉喂養的時間延長至矯正月齡12個月。等到早產兒矯正年齡滿1周歲的時候,就可以轉為吃普通足月兒配方奶粉了。

  特別提醒:一直給早產兒母乳的媽媽也要注意,單純的母乳喂養可能不能滿足低體重早產兒生長所需的蛋白質和礦物質需要。因此,目前國際上推薦母乳喂養的早產兒需要添加含蛋白質、礦物質和維生素的母乳強化劑,以滿足早產兒的營養需求。大多數新生兒專家也建議,在早產兒吃奶量達到每天100毫升/千克時開始添加母乳強化劑。

  早產兒喂養的關鍵要素

  早產兒吸吮力弱,吞咽功能差,胃容量小,易引起嗆奶而窒息,加上各種消化酶不足,消化吸收功能也較差。所以,出院回家之后,科學喂養顯得尤為重要了。針對早產兒的喂養,有5個關鍵要素需要提醒各位新手爸媽。

  1.盡早給早產兒喂母乳

  對出生體重在2.0~2.5千克的、吮吸反射良好的早產兒,可直接盡早地讓其吸吮母親的乳頭。如果早產兒吸吮力量不足,母乳量充足的早產兒媽媽盡量把母乳吸出來,用滴管或小匙喂給早產兒,選用的滴管應到專門的醫療器械部門去購買,小匙應選用邊緣鈍的瓷匙或不銹鋼匙為好。

  特別提醒:不管是選用滴管或瓷匙和不銹鋼匙,都要將乳汁從早產兒的嘴邊慢慢地喂入,切不可過于急躁而使乳汁吸入早產兒的氣管中。等早產兒具備了吸吮能力,就要盡量多地吸吮母乳。媽媽喂奶時也要注意正確的喂奶姿勢,幫助早產兒含吸住乳頭及乳暈的大部分,這樣可有效地刺激泌乳反射,使早產兒較容易地吃到乳汁。

  2.把握好奶粉沖調濃度

  人工喂養的早產兒需要注意奶粉沖調濃度。早產兒腎臟沒有發育完善,奶濃度過高對早產兒的體重增長會帶來影響。因為早產兒的體內含水量很高,一般新生兒的含水量占人體的70%,而早產兒達到了80%~85%,體內含水量高了,面臨的最大問題就是容易脫水。如果奶水濃度太高,從小便中帶出的水分也越多,即便吃得再多,營養也會從小便中溜走,體重增長也會非常緩慢。所以早產兒的奶水濃度應是2:1,即2份奶,1份水,相比較而言,新生兒的奶水濃度是3:1的比例。早產兒早期階段可按照2:1的比例吃,一直吃到糾正月齡的滿月,然后再逐漸按照3:1的濃度給早產兒喂奶,逐漸過渡到吃全奶。

  3.沖調溫度要適中

  為早產兒沖調奶粉時,溫度一定要適中,家長可以把沖調好的奶汁滴在手背上以不燙為標準。喂奶速度要慢,避免早產兒吃得太急而導致嗆奶。另外,按需給早產兒喂奶。吃得慢是早產兒的進食特點,家長要有耐心,而且吃奶時要給早產兒一個休息時間,吃1分鐘后,讓早產兒停下來休息一下,等10秒鐘后再繼續喂食,這樣可減少吐奶的發生。

  4.喂奶細節要注意

  由于早產兒吞咽功能不完善,有時會發生吐奶及呼吸運動不協調現象,使奶逆流至咽喉部,再吸進肺部,引起吸入性肺炎,嚴重者會立即窒息致死。所以喂養時,最好使早產兒處于半臥位,奶嘴最好質地軟,吸入孔大小適宜。如果發現溢奶,立即將早產兒俯臥或側臥,讓口中奶流出。

  5.觀察喂奶后反應

  給早產兒喂完奶后,家長要注意觀察早產兒食用奶粉后的反應。如早產兒喝普通早產兒奶粉后常拉肚子,此時就需要換成免敏奶粉。免敏奶粉中去除了奶粉中容易引起胃腸過敏反應的物質,不含乳糖,為天生缺乏乳糖酶的寶寶及有慢性腹瀉的寶寶所設計。美國兒科專家最近發現,奶粉中如果含有脂肪酸,尤其是DHA(二十二碳六烯酸)和ARA(花生四烯酸),有助于早產兒的發育。

  早產兒的生長標準,以矯正月齡為參考

  對于早產兒,家長通常都會遇到一個尷尬的問題,當被問起寶寶多大的時候,不知道怎么回答!早產兒通常有兩種月齡:一種是實際月齡,從寶寶出生日算起,計算寶寶是多少天、多少周、多少月大。一種是矯正月齡(也叫“矯正胎齡”),根據寶寶的預產期計算。醫生評估早產兒生長發育情況時,通常會用矯正月齡。

  例如,今天的日期是4月1日,孩子出生日期是1月1日,預產期是3月1日。生長標準按預產期計算,也就是按1個月孩子的生長發育評價,不能按3個月孩子的標準評價。也就是說寶寶是3個月大,但早產了2個月,那他的矯正月齡就是1個月大。 當別人問起寶寶多大了,可以這樣說:“他3個月了,不過,早產了2個月,所以,看起來像滿月兒”。

  不要過于計較早產兒的身高和體重

  一部分早產兒喂養到位,“長勢”良好,通常很快就可以追上同齡孩子,而一部分早產兒則始終處于同齡孩子發育標準最低限,多數早產兒在2歲左右可以趕上同齡孩子的身高和體重,少部分達不到的,家長也不要在喂養方面急功近利,順其自然。隨著機體各器官發育成熟,早產兒與正常孩子的差距也會逐漸縮小。

  另外需要提醒的是,對于早產兒來說,可能不適宜和同齡的孩子比身高和體重,而要進行定期體格檢查,監測早產兒的生長發育水平。正常嬰幼兒,在出生第一年,身高平均增長約25厘米;1~3歲時,平均每年增長約8~10厘米左右。對于早產兒,尤其是極低出生體重兒,一般在1歲半到2歲之間會追上同齡的孩子。

  早產兒的營養元素該如何補?

  1.早產兒一出生就要加倍補維生素D

  早產兒不能像其他孩子那樣等到出生半個月以后再補充維生素D,要一出生就開始補,并且增加一倍的用量。正常孩子每天需要補充400國際單位的維生素D,他們則要增加至每天800國際單位,一般情況下,早產兒要一直補到2歲為止。如果補充3個月后,沒有出現枕禿、多汗、夜驚等缺鈣現象,可以像正常孩子一樣改為每天補充400國際單位的維生素D。

  很多媽媽給寶寶補充維生素D喜歡用魚肝油,但是,早產兒可能就不太適合了,原因是魚肝油原本是用來治療眼科疾病的,它不光含有維生素D,還含有維生素A。使用它給早產兒補充維生素D存在一個矛盾,如果確保維生素D用量時,可能導致維生素A過量甚至中毒;如果把維生素A控制在安全用量,維生素D又攝入不足了。

  曬太陽是補充維生素D的有效方法

  除補充維生素D制劑,可以通過讓寶寶曬太陽,體內自然合成維生素D。早產兒滿月后,家長可經常抱他到戶外走走、躲在陰涼的樹蔭下曬曬太陽。有一些早產兒肝、腎功能很不好,他們單純補維生素D或曬太陽就不行了。通常早產兒專家建議家長可以在醫生指導下讓這類早產兒改用骨化三醇,其作用等同于維生素D,卻不需要經肝、腎代謝。

  由于早產兒生長快,機體儲備不足,維生素A、B、C、E、K、鈣、鎂、鋅、銅、鐵等元素也都應分別在生后一周至兩周,在醫生的指導下開始補充。

  2.母乳喂養的早產兒媽媽需要補鈣

  為了給早產兒提供營養更充足的乳汁,早產兒媽媽在哺乳期間,必須保證每天的營養攝入均衡又充足,要多吃一些奶類、豆類、蝦皮、海帶等含鈣豐富的食物。在此基礎上,每天還要額外補充一粒含鈣量600毫克的鈣片。

  等早產兒出生2~3個月以后,在醫生指導下可以給早產兒增加一些液體的鈣制劑,比如葡萄糖酸鈣等。一般一天需要補充100毫克左右。

  早產兒添加輔食莫著急

  早產兒的輔食添加

  早產兒家長總是擔心早產兒身體素質差,早產兒專家提醒,別急著給早產兒添加輔食,否則寶寶的腸胃承受不了。足月寶寶一般在母乳喂養4~6個月后,家長逐漸給寶寶添加輔食。

  對早產兒來說,這個時間有點早。因為比起同齡的足月出生的嬰兒來說,早產兒消化道黏膜還未發育成熟。早產兒輔食添加應按糾正月齡來算。如果體重增長、消化功能等情況較好,可以在糾正月齡4個月時開始添加蛋黃、米糊、果泥等輔食,但加的時候要及時注意觀察寶寶的消化情況。如果寶寶體質較弱,可以暫緩一些時間添加輔食,以免給寶寶胃腸系統增加負擔。如果體重增長、消化功能等情況較差則可以帶寶寶到醫院,由醫生根據寶寶的身高、體重、頭圍等指標,判斷他的生長發育情況而定其添加輔食的時間。

  純母乳喂養的早產兒缺鐵的可能性比較大

  一般來講,出生時體重不到2.5千克的早產兒,從母體獲得的“資源”比較少,特別是造血材料鐵的儲備量很少。新生寶寶體內儲存的鐵主要來自母體,數量也是很有限的,僅夠出生后四五個月造血之用。而早產寶寶和多胎寶寶從母體得到的鐵質就更少了,胎齡越小、胎數越多,體內的鐵含量就越少。到了6個月后,大多數的早產兒變得同普通寶寶一樣健康,體重也沒有明顯的差別了,但實際上早產兒的身體還是缺鐵的。

  過了6個月后,100克母乳中含鐵量不到0.5克,而配方奶可達到9毫克,因此,純母乳喂養的早產兒缺鐵的可能性比較大。由于這時早產兒身體對鐵的吸收能力增強,家長應注重選擇那些含鐵量高的斷乳食品來喂早產兒。

  一般100克中含30毫克以上鐵的食物有:蝦米、小干白魚、干紫菜等,而寶寶常吃的蛋黃中僅含6毫克,牛肝中也只含10毫克而已。媽媽可以將蝦米或小干白魚放在米粥里煮熟后喂給寶寶,也可以給寶寶喂用調料煮的紫菜或魚松等。這些食物可讓早產兒一直吃到1周歲左右。

  除了科學喂養,家長對早產兒的體能訓練也不可少,適當的體能訓練不僅能促進早產兒的生長發育,增加其肢體的靈活性,還可以促進其智力發育。文/辛欣(39育兒主編) 

下一篇:早產兒的“生命翅膀”是如何長全的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預防早產寶貝感染6招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主站蜘蛛池模板: 泌阳县| 五寨县| 钟祥市| 资源县| 台南市| 正镶白旗| 宜都市| 武夷山市| 东台市| 平利县| 永靖县| 甘泉县| 五大连池市| 安吉县| 兰溪市| 措美县| 黄山市| 财经| 福泉市| 竹溪县| 南木林县| 宜章县| 屏东县| 枝江市| 囊谦县| 吴忠市| 西藏| 彭水| 南川市| 余姚市| 南部县| 高州市| 江川县| 宜昌市| 福鼎市| 东兰县| 卢湾区| 合肥市| 壤塘县| 乌兰浩特市| 青河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