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综合99_中文字幕乱码日本亚洲一区二区_色就是色欧美_欧美午夜精品电影

歡迎來到 育兒詞典網 , 一個專業的育兒知識學習網站!

加入收藏

您所在的位置:首頁 > 新生兒 > 常見疾病

常見疾病

新生兒缺維K可引發顱內出血

分類: 常見疾病 育兒詞典 編輯 : 育兒知識 發布 : 08-16

閱讀 :390

  【背景資料】一名純母乳喂養42天大的寶寶,近日突然出現煩躁、易激怒,哭鬧難以安撫,家長沒重視,2天后孩子出現肢體抽搐才被緊急送到醫院。頭顱CT提示右側顳頂枕葉有一腦實質血腫,同時伴有腦室內出血,經治療后嬰兒脫險,但其腦實質損害已不可逆。經一系列檢查,孩子被診斷為遲發型維生素K缺乏出血癥。

  多因素致小兒維生素k缺乏

  缺維生素K對孩子真會有這么大的傷害嗎?近日,記者就此采訪了長沙市三醫院小兒科主任醫師宋芳。據宋芳介紹,新生兒維生素K缺乏性出血癥(VKDB),以往又稱新生兒出血病、新生兒自然出血等,它是指由于維生素k缺乏,體內維生素k依賴因子(Ⅱ、Ⅶ、Ⅸ、Ⅹ)凝血活性低下所致的出血性疾病。出血可發生在任何部位,但最嚴重的是顱內出血。

  研究發現與下列因素有關:1、維生素K不易通過胎盤,出生時新生兒(尤其早產兒)血里維生素K的水平就低,所以出生后有發生出血的傾向。2、人奶中維生素K含量只有15微克/升,遠低于牛乳的60微克/升。且母乳喂養兒腸道中的細菌主要是雙歧桿菌,它合成維生素K的能力極差。3、腸道合成維生素K有賴正常菌群的建立。新生兒出生時腸道無細菌存在,如得了慢性腹瀉,一方面會干擾腸道正常菌群的建立,使維生素K合成減少;另一方面使維生素K吸收減少。4、孩子患有肝膽疾患時,可影響腸粘膜對維生素K的吸收或合成。5、孕婦服用某些藥物時,可誘導肝線粒體酶增加,從而加速維生素k的降解氧化或阻斷維生素循環而產生維生素K缺乏。

  遲發型VKDB最隱蔽最可怕

  VKDB多見于健康嬰兒突然發生出血,在排除其他相關性疾病后,可注射維生素k1后1小時左右出血就會停止。目前國際上多分三個型。

  早發型,即指出生后24小時內(包括分娩時)的VKDB。比較罕見,這個情況多與孕婦產前服用了影響維生素k代謝的藥物有關。

  經典型,是指發生在出生后1-7天的VKDB。較常見,病情輕者具有自限性,多愈后良好,多數于出生后第2-3天發病,出血部位以臍殘端、胃腸道(嘔血或便血)、皮膚受壓處(足跟、骶等)及穿刺處最常見。

  遲發型,指發生在出生8天后的VKDB。這種情況常見,多發生在出生后2周至2個月,死亡率和致殘率高。此型發生隱蔽,出血之前常無任何先兆,65%以上以突發性顱內出血為首發臨床表現,出現驚厥和急性顱內壓增高。臨床上可單獨出現,也可與廣泛皮膚、注射部位、胃腸道和粘膜下出血等同時存在。治療后部分患兒可成活,但大多留有神經系統后遺癥(如發育遲緩、運動功能障礙、腦癱或癲癇等)。

  預防VKDB方法多

  乳母多吃綠果蔬

  為預防VKDB的發生,臨床上采取新生兒在出生時就立即注射維生素K1和出生后3個月內補充維生素K1的措施。

  對于妊娠期服用了藥物的,一般認為,在妊娠最后3個月內肌注維生素K1,每次10毫克,共3-5次,臨產前1-4小時再肌注或靜脈點滴維生素K1(10毫克)或于孕32-36周起開始口服維生素K110-20毫克,每日1次,直至分娩。新生兒出生后立即肌注維生素K11毫克,即可防止早發型VKDB的發生。純母乳喂養嬰兒,建議每個月注射一次維K1(一般滿一個月注射一次,滿2個月再注射一次。一般滿4個月后嬰兒發生VKDB幾率就較小了。

  專家提醒,維生素K在綠色的蔬菜中含量較高,所以建議孕婦要多吃綠色蔬果,每天口服維生素K;乳母也同樣,以補充乳汁里的維生素K。人工喂養的嬰兒,因配方奶粉中已含有維生素k,在出生肌注后,不需再另外口服補充維生素K。本報記者  張躍芝  通訊員  胡冰峰

下一篇:哪些因素可導致產后自汗?親子中心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你的新生寶寶驗足跟血了嗎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主站蜘蛛池模板: 麻栗坡县| 陇西县| 西丰县| 藁城市| 成安县| 安达市| 喀喇| 比如县| 茶陵县| 牡丹江市| 六枝特区| 武功县| 石景山区| 收藏| 偃师市| 遵义县| 中超| 镇沅| 青河县| 台北市| 罗源县| 徐水县| 石景山区| 巴林右旗| 宁河县| 若尔盖县| 万载县| 邵东县| 阜城县| 大冶市| 集贤县| 珠海市| 林口县| 许昌市| 新沂市| 抚远县| 东海县| 新巴尔虎右旗| 元阳县| 汽车| 山西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