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育兒詞典網 , 一個專業的育兒知識學習網站!
國際水中分娩協會(WBI)主席芭芭拉·哈波女士周一在杭州艾瑪婦產醫院水中分娩中心開班授課,為杭城孕媽咪們就“溫柔生產”、“水中分娩”問題答疑解惑,此次她也將留在杭州進行為期一個月的國際婦嬰醫療照護指導與水中分娩技術經驗交流。
什么是水中分娩?
水中分娩,顧名思義就是在水里把寶寶生出來,乍聽之下會讓準媽媽們望而卻步,但其實這是一種在國外已廣泛應用的自然分娩方式。芭芭拉解釋:“在水中分娩過程中,產婦完全是借助水的浮力來生產,不需要麻藥和止痛針就可以減輕陣痛,還可以降低產婦會陰撕裂傷程度,縮短產程,緩解重力對胎兒的影響。”
據資料記載,早在1803年法國就出生了第一個水中嬰兒。當時,一位疲憊的準媽媽想進入熱水浴缸放松一下,結果把嬰兒安全地生在水中。后來,這種方式被醫生逐漸研究和推廣,也慢慢被一些產婦接受和喜愛。這些通過水中分娩產下的嬰兒被昵稱為“海豚寶寶”。
2003年3月1日,一名產婦在上海長寧區婦嬰保健院成功地進行了水中分娩,從而成為中國第一例在水中分娩的產婦,開創了中國水中分娩的先河。之后,我國其他部分城市也先后引入了水中分娩項目。
推廣水中分娩是為了降低剖宮產率
世界衛生組織要求剖宮產率不能超過15%,但是目前中國的數據統計超過50%,而且是呈逐年上升的趨勢。
芭芭拉在全世界教授水中分娩,她說是為了孕媽咪們能更輕松地接受順產方式。
“剖宮產并非一個絕對安全的手術。隨著剖宮產率的上升,新生兒窒息的發生率并沒有明顯下降,剖宮產產婦死亡的相對危險性回升,術中術后都有可能出現并發癥?!卑虐爬f。
像術中可能會有子宮異常出血,對膀胱、輸尿管造成損傷等,術后產婦出現盆腔炎、月經不調、腰痛、異位妊娠的比例也更大,這可能與剖宮產時切口出血、切口位置過高等有關。
總之,剖宮產的并發癥實際上要比自然分娩高得多。
越來越多國家關注水中生產
產婦選擇它大多因為減痛
到目前為止,全球已有71個國家在建立水中分娩中心。
水中分娩應該說是順產的一種形式,建立水中分娩中心都基于一個原因:母親更滿意生產過程,寶寶出生時也更快樂,一出生就機敏活躍,此外,極少的產道撕裂傷,分娩較快,痛感大大減輕。
“美國婦女都會生好幾個孩子,成千上萬體驗過水中分娩的媽媽表示,她們再也沒有辦法采用水中分娩以外的方式生產。”芭芭拉說。
中國最早建立水中分娩中心的是上海長寧婦幼保健院,自2003年中心成立以來,至今已完成4000余例水中分娩,保健院的包桂霞教授說,根據他們的臨床反饋,水中分娩最直觀的優點是減痛非常明顯,此外還有減少出血量、縮短產程、加快產后恢復的作用。
“無痛分娩是不存在的,國際上最忌諱的就是在產程中進行藥物干預,同時也不建議沒有必要的剖宮產,而順產方式中,水中分娩的減痛效果是最明顯的。”包教授說。
水中分娩可降低會陰切開手術率
水中分娩還有一個好處是,水能賦予產道組織彈性,降低自然撕裂傷的發生與嚴重性,以及降低會陰切開術的需求。麥可·歐登博士是首位統計水中分娩的醫師,他指出,在100例他所接生的水中分娩案例中,沒有一件實施會陰切開術,且僅有29個案例有自然撕裂傷,而這些撕裂傷也都是較不嚴重的表面撕裂傷。
1989年的全美初步調查刊登于《助產護士期刊》(nurse-mwife journal),其統計數字顯示:利用水中分娩生產時,發生產道撕裂傷的次數較低,而撕裂傷也較不嚴重。近期的研究都指出相同的結論,尤其是一項2002年刊登的研究,重新調查了英國2000多個水中分娩生產案例,也得到了相同的結論。
為什么水中分娩能減痛?
當分娩的產婦在溫暖的水中放松身體,不受地心引力的影響,感官刺激降低時,產婦的身體便減少分泌與壓力有關的荷爾蒙。壓力會促使身體分泌荷爾蒙正上腺素與兒茶酚胺,而這兩種荷爾蒙事實上會提高血壓,同時會阻礙或減緩分娩。分娩中的產婦若能放松身體,心理也會跟著放輕松——水帶來的止痛效果目前已被廣泛認同,也經過了實踐的檢驗。
“許多孕媽媽一進入水中就會特別迅速輕易地進入分娩狀態,光是將水倒進產池或浴缸里發出的聲音,就能促進其生產,躺在水里時,因為浮力和水的包圍,她們不需要助產士的幫忙,就能自己找個最舒服的姿勢進行生產,一般我會建議其半蹲,因為有多個半蹲生產的孕婦速度快到連產池的水都還沒加滿,寶寶就生下來了,而水中分娩的平均生產時間大約在半個小時。”芭芭拉說。
寶寶原來生來就會“潛水”
授課當天,孕媽媽們一起觀看了水中分娩過程的視頻,到寶寶的頭整個出來時,大家都屏息靜氣等著看他怎么出來?這時小家伙自己往前一探頭,整個就馬上出來了,視頻里媽媽抱著寶寶哭,陪在一邊的丈夫也哭,會場里則一片安靜。
過一會兒,一位孕媽媽提了個問題:“寶寶生來就會潛水嗎?”
芭芭拉笑著說,潛水,確實是寶寶的天生技能,這要從寶寶為什么生來就會呼吸說起——
寶寶還在娘胎里的時候,并不與空氣接觸,所以不需要呼吸,但寶寶從懷孕后十周開始,就會開始有規律、有節奏地移動肋間肌肉與橫膈膜,以此來“預習”未來的空氣呼吸,這也就是為何母親在懷孕后期常常覺得寶寶在打嗝,其實他是在練習將來如何呼吸。
而在分娩開始前24小時到48小時,胎兒胎盤的前列腺素E2濃度明顯上升,荷爾蒙濃度也上升,子宮因而軟化,減緩或停止胎兒的呼吸運動,胎兒得以保留許多氧氣作為生產所用。
寶寶產下時,前列腺素濃度仍維持在高點時,作為寶寶呼吸之用的肌肉就不會運作了,緊接著啟動自動抑制反應,防止寶寶吸入水。
此外,寶寶還有一項抑制反應——就是與喉頭有關的潛水反射。
所謂潛水反射,指的是當某種溶液到達寶寶喉嚨后端時,味蕾便會自動進行分辨,隨之聲門自動關閉,溶液會被吞咽,而不是被吸入。
每個新生兒都有這樣的自動反射動作,寶寶們會自動保留這項技能達6至8個月,但8個月后,這種天生的“潛水技能”將神秘消失,只能靠后天再養成。
不過芭芭拉還是提醒:“‘潛水技能’只是嬰兒的自我保護機制,不代表他真的就會長時間潛水,因而在水中的停留時間還是不能超過1分鐘?!?/p>
下一篇:剖宮產時,你應該了解這些親子中心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四大因素讓孕婦害怕自然分娩親子中心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