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育兒詞典網 , 一個專業的育兒知識學習網站!
核心提示:新手媽媽需要在醫護人員指導下掌握母乳喂養四大技巧:1.正確的喂奶姿勢及嬰兒含接姿勢。2.擠奶的技巧。3.判斷嬰兒需要及是否吃飽的技巧。4.乳房護理技巧。其中,媽媽第一時間要建立母乳喂養的信心,學會的就是怎么哺乳,從正確的姿勢做起。
母乳喂養是一項技術活兒。為什么有的媽媽可以順利進行母乳喂養,有的卻失敗呢?原因有很多,更多的是因為對母乳喂養知識了解不足,導致乳房腫脹、乳腺炎或者奶水不足漸漸消失而致的。所以,媽媽們一定要學習母乳喂養的知識和技巧。
據廣州醫科大學附屬第三醫院愛嬰區護士長、副主任護師陳郁蔥介紹,新手媽媽需要在醫護人員指導下掌握母乳喂養四大技巧:1.正確的喂奶姿勢及嬰兒含接姿勢。2.擠奶的技巧。3.判斷嬰兒需要及是否吃飽的技巧。4.乳房護理技巧。其中,媽媽第一時間要建立母乳喂養的信心,學會的就是怎么哺乳,從正確的姿勢做起。
喂奶姿勢要舒適,“三貼一托乳”
陳郁蔥護士長指出,正確的喂養姿勢應該是母親舒適、松馳,嬰兒快樂、滿足。如果喂養姿勢不正確,寶寶會因難受抗拒母乳,降低對母乳的需求。而對于媽媽來說,不正確的喂養姿勢,媽媽很快就會感覺腰酸背痛,母乳喂養的信心就大打折扣。
媽媽在哺乳時的體位要正確,頭頸部放松,腰背部有支撐(可以靠在椅背、床頭),墊腳尖,并保證嬰兒安全、舒適。無論怎么樣抱寶寶,喂哺時寶寶的身體都應與媽媽身體相貼,應該做到“三貼”:腹貼腹、胸貼胸、下頜貼乳房。
媽媽一手托住寶寶的臀部,一手托乳房進行喂奶:拇指在乳房上方、其余4指托下方、呈C型,托起整個乳房,注意手指要遠離乳頭和乳暈。除非奶流量過急,寶寶嗆奶時,不要以剪刀式手勢托夾乳房。這種手勢會反向推動乳腺組織,阻礙寶寶把大部分乳暈含進小嘴里,不利于乳汁排出。
四種姿勢喂奶,媽媽可以換著來
母乳喂養姿勢有四種:分別是搖籃式、橄欖式(環抱式)、交叉式、側臥式。
(1)搖籃式:這是最傳統的姿勢。用一只手的手臂內側支撐寶寶的頭部,另一只手放在乳房、乳暈上。在寶寶身下墊一個墊子,哺乳起來會更輕松。
(2)交叉式:相比于搖籃式的姿勢,把寶寶的身體稍微傾斜一點,這樣寶寶吃奶時,嘴的角度會有所變化,更容易吸奶。
(3)橄欖球式(環抱式):這個哺乳姿勢特別適合剖宮產的媽媽,可以避免寶寶壓迫在媽媽腹部手術切口。乳房很大、寶寶太小或是喂雙胞胎的媽媽也很適合。就像在腋下夾一個橄欖球那樣,用手臂夾著寶寶的雙腿放在身體側腋下,寶寶上身呈半坐臥位姿勢正對媽媽胸前,用枕頭適當墊高寶寶,手掌托住寶寶的頭,另一只手指張開呈“八字形”貼在乳頭、乳暈上。
(4)側躺式:這種姿勢適合夜間哺乳,身體側臥,用枕頭墊在頭下。嬰兒側身和媽媽正面相對,腹部貼在一起。為了保證寶寶和媽媽緊密相貼,最好用一個小枕頭墊在寶寶的背后。但是千萬不要讓寶寶平臥吸奶,這容易使嬰兒發生嗆咳,可能使乳汁逆流入鼻咽部,從咽鼓管進入中耳導致急性中耳炎。
上述四種姿勢可以經常變換,既可以很好疏通乳腺又能避免手臂過于酸痛。重要的是媽媽要心情愉快,體位舒適,全身肌肉松弛,有益于乳汁排出。
值的注意的是,喂哺全過程,媽媽要注意防止乳房堵住寶寶鼻孔,尤其側躺式哺乳時要注意孩子的口鼻。因為小嬰兒的頭、頸部力量均很弱,一旦母親哺乳時迷迷糊糊地睡著了,乳房堵住了孩子的口鼻而孩子又沒有足夠的力量避開,就可能因窒息而發生意外。
喂奶過程,要觀察寶寶是否含接正確
成功地哺乳,除了媽媽的姿勢要正確,還要注意觀察寶寶是否正確含接乳頭,有時寶寶就是因為含接不對導致沒能吸到乳汁而突然哭鬧。
“嬰兒嘴張大,將乳頭,乳暈送入嬰兒口中。”陳郁蔥提醒媽媽,寶寶吸吮含接正確時,小兒鼻對母親乳房,唇像魚唇樣凸起,兩頰有節律地吸吮并可聽到“咕咕”咽奶聲。如果寶寶只含住乳頭,媽媽會感到乳頭疼痛明顯,這就是含接不當。
此外,喂奶的全過程,應保持寶寶的頭和頸略微伸展,防止寶寶頭部與頸部過度伸展造成吞咽困難。(通訊員:黃賢君)
下一篇:哺乳媽媽感冒時還能喂奶嗎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使用吸奶器別犯這三個錯誤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