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育兒詞典網 , 一個專業的育兒知識學習網站!
乳房、子宮和卵巢是女性的三大重要器官,它們體現女性的性征,是孕育生命的搖籃。若非不得已,誰愿意舍棄這上天的饋贈?
美國好萊塢女星安吉麗娜·朱莉,為預防癌癥,在短短兩年間接連切除了乳房和卵巢,做法看起來決絕而激進,引起醫界、社會熱議,朱莉的做法也適合我們嗎?在沒有病變的情況下,進行損毀性手術可取嗎?
在中山大學附屬第三醫院婦產科主任李小毛教授看來,切還是不切,絕非一刀下去那么簡單,醫生作出一個臨床決策,要綜合考慮多方面,包括循證醫學大數據的研究證據、病人意愿想法,以及醫生對手術的把握程度、操作難度等等,權衡利弊方能下刀。
下面我們就朱莉擔憂的卵巢癌、乳腺癌,以及女性較多發的子宮肌瘤著手,談談預防性切除的利與弊。
切卵巢預防卵巢癌
效仿指數:☆☆☆☆
專家意見:可以待到發病早期再手術
對朱莉的做法,國內不少醫界專業人士持反對或保守態度,也有些旗幟鮮明站在朱莉一邊,不過無論支持或反對,他們都強調一點:朱莉的情況特殊,不適合中國正常女性廣泛效仿。李小毛表示:“我也支持朱莉切除卵巢防癌,這是因為她自身的特殊因素,對于普通人群,我就不贊同他們去效仿。”
為什么說朱莉這樣做有她的道理?李小毛解釋說,雖然乳腺癌發病率位列女性常見惡性腫瘤的榜首,但論兇險程度,卵巢癌才是“黑老大”,是致死率非常高的婦科惡性腫瘤,許多患者在確診時已經到了晚期。
茱莉的特殊情況還在于,她是BRCA1-2基因突變攜帶者,根據有關研究數據表明,這一類攜帶者患卵巢癌的概率明顯升高,約達50%。而且朱莉自述,家族成員中已有三位女性因此腫瘤去世,她的母親49歲確診卵巢癌,56歲去世,根據這一情況判斷,朱莉患卵巢癌的幾率是非常高的。正是基于這一點,也是李小毛支持她做預防性切除手術的重要原因之一。
從年齡上來說,女性40歲之后是卵巢癌的高發年齡段,此時預防性切除卵巢和輸卵管,其手術難度風險小、術后恢復快,遠遠優于腫瘤發病之后。對于已經完成生育任務,滿40歲的朱莉來說,這一選擇也合情合理,收益大于損失?!爱斎?,朱莉密切觀察沒有什么問題的話再過5年左右做這個手術也是可以的,應該說也許更會好一些”,李小毛這樣認為。
李小毛還談到,女性大多數在40歲之后,卵巢功能開始下降,雌激素也在波動下降,可能出現更年期癥狀,需要激素補充治療。如果此時切掉卵巢,更年期癥狀會更明顯。因為有激素補充治療的方法,對于切掉卵巢造成的低雌激素的問題,婦科醫生已經有了可靠的解決方案與策略,對生活質量影響不大,不必太擔心。實際上,醫生在朱莉的子宮內放置了激素宮內節育器,幫助她保持激素平衡。
從朱莉采取切乳防癌的做法、公開日記,我們可以看出她對癌癥十分恐懼和擔憂,也許是她親身經歷目睹了她家人的痛苦與不幸。她在《我的醫療決定》中說道“我母親與癌癥抗爭近十年,56歲時逝世,她一直強撐著,撐到自己第一對雙胞胎外孫出生”。李小毛說,沒有經歷過家人患卵巢癌的人,可能很難理解朱莉的這一感受,晚期卵巢癌的治療基本就是在手術、化療,復發再手術、再化療中不斷循環來回,治療手段有限、復發率高,長年累月在醫院,只是時間長短問題,患者與家人均非常痛苦與無奈。
卵巢癌與乳腺癌不一樣。目前醫學界對乳腺癌的防治手段已相對成熟,生存率也較高,朱莉可以待到發病早期再手術,但她沒有那樣做,只能說明朱莉對腫瘤很擔心害怕。李小毛說,如果遇到患者保留卵巢的意愿很堅定,作為醫生也不可能強烈建議做切除手術的。
切子宮預防子宮肉瘤、貧血過多
效仿指數:★★☆
專家意見:年輕未生育患者應盡量保留
子宮肌瘤是女性生殖器官中最常見的良性腫瘤。在30~50歲的婦女中,其患病率高達20%,其中一部分患者沒有自覺癥狀,常在健康查體時偶然發現。在子宮肌瘤的治療中,患者會面臨為保健康切除子宮的問題。
“子宮肌瘤手術是否要切除子宮,我們要一分為二看”,李小毛說。一般目前建議:根據年齡的不同,可采取子宮肌瘤挖除術和子宮全切術。年輕未生育的患者,適合只挖除肌瘤而保留子宮。處于絕經期前后的患者,可行子宮全切術。根據手術途徑不同,可分為開腹手術、腹腔鏡手術和經陰道手術,后二者創傷小,恢復快,腹部無疤痕,但有一定適應癥,須經臨床醫師篩選。當然,如果強烈要求保留子宮,也可進行肌瘤剔除術。
不過也有年齡大的女性即使不再考慮生育,也不愿切除子宮,李小毛談到,因為有人認為切除子宮后就不女人了。
對于還有月經、但因子宮肌瘤需要切除子宮的婦女,在切除子宮時通常會保留一側或雙側卵巢。只要卵巢保留下來,就仍然會分泌雌激素、孕激素和雄激素。以前認為子宮切除術對卵巢功能完全沒有影響,現在這種觀點有些改變,認為子宮切除時,由于切斷了卵巢兩套供血系統的一條途徑,卵巢的功能會暫時或永久地受到一定影響,但程度有限。手術后除了不再來月經之外,體內的內分泌活動仍然繼續,因此,不會出現乳房萎縮、陰道干澀及潮熱、出汗、煩躁等癥狀,也不會出現“男性變”。
子宮切除的目的主要是預防子宮肌瘤惡變成子宮肉瘤,以及月經太多導致貧血虛胖等問題。子宮肉瘤是一個少見疾病,但惡性度高??傊?,治療子宮肌瘤因人而異,手術治療也并不一定就是最佳選擇。
切乳房預防乳腺癌
效仿指數:★★
專家意見:切掉乳房并非一勞永逸
朱莉的此次切卵巢、輸卵管效應還在持續,她曾經做的切乳房術仍被患者所關注。“我母親是乳腺癌患者,我是否也要未雨綢繆做手術?”面對患者如此擔憂。醫學專業人士認為,對有家族病史的高危人群,乳腺切除不失為降低患癌率的一種選擇,然而由于人種差異、檢查治療技術不斷發展成熟等,朱莉所做對其他人來說參考的意義不太大。
廣東省衛計委巡視員廖新波就通過微博直言切乳防癌屬“過度治療”。他撰文說,對于朱莉的選擇我是尊重的,但是如果預防性雙乳切除避免乳腺癌變,遠遠還做得不夠,首先卵巢也許是“禍根”,乳腺僅僅是一個靶細胞,是受體。李小毛也坦言,切掉乳腺這個靶器官也不是一勞永逸,而且以現在的醫療水平,完全可以做到對乳腺癌的早發現、早治療,臨床治愈率也較高,也就是說,朱莉可以等到乳腺癌初期再行動也不遲。
中山大學孫逸仙紀念醫院乳腺腫瘤醫學部劉強教授也強調,“即使切除乳房或乳腺,也不能保證絕對不會再發生癌”,因為乳腺組織總會有一些少量的殘留,難以完全切干凈。這些殘留體內的乳腺組織就是長期隱患。如果有基因缺陷的人對于手術有抵抗情緒,劉強說道,還可選擇密切觀察以在早期切除來治愈發生的癌癥,使用藥物預防,或調整生活習慣來減少患癌的風險。
北京大學腫瘤醫院乳腺腫瘤內科李惠平主任介紹,在歐美等發達國家,這種預防性切除方法還存在爭議。而預防乳腺癌的手段是多方面的,早期發現乳腺癌治愈率很高。早期乳腺癌是指:腫瘤小于2厘米,病理類型比較好,沒有淋巴結轉移,通過規范化的綜合治療,幾乎可以達到95%以上的治愈。就算是全切,也有可能有肉眼看不到病變組織沒清除干凈。
南方日報記者 李劼 通訊員 江瀾 王海芳
下一篇:胎盤到底能不能吃?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產后脾氣大,這些導火線你點燃了哪個?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