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育兒詞典網 , 一個專業的育兒知識學習網站!
專訪專家:廣州市紅十字會醫院婦產科副主任醫師鄧敏端
一排排標示著“星期幾”的白色袖珍型小藥丸———口服短效避孕藥,對很多已婚女性來說并不陌生。如果要達到避孕的效果,就要按照說明每天連續服藥,然而,總是有粗心的漏網之魚,才漏吃藥了一兩天,結果就懷孕了!這時你可能很糾結,這個孩子還能不能要?類似的情況,如果是計劃想要孩子,一停藥馬上就懷上的孩子又能不能要?會不會發生畸形呢?
停吃短效“小藥丸” 來月經后就可正常懷孕
避孕藥的問題,很多人會有誤解。有說法稱,吃短效避孕藥的女性,要停幾個月后才能懷孕。對此,鄧敏端指出,目前市場上多見的短效口服避孕藥,包括媽富隆、美欣樂、敏定偶、達英-35、特居樂、優思明等,是含有小劑量雌、孕激素的復方制劑,屬于新一代口服避孕藥,具有停藥后生育力立即恢復的特點。一般來說,停藥第一周期即有70%的婦女恢復排卵,3個月內有90%的婦女恢復排卵。停藥后藥物對胎兒無影響,新生兒畸形發生率不會增加。因此,停藥后可立即妊娠。
“如果服用的是上述新一代的短效的低劑量的避孕藥,停藥后,只要來月經,這個時候你體內的避孕藥已經代謝完了,就可以正常懷孕了。”鄧敏端說。
但是,如果服用的是長效口服避孕藥,由于藥物在身體里有蓄積作用,必須轉為服用3個月的短效避孕藥后,消除長效影響,才能懷孕。
服藥失誤懷上的寶寶風險未知須視情況決定
鄧敏端告訴記者,臨床上,還經常會碰到漏吃短效避孕藥懷上,或者吃了事后避孕藥失敗后懷上寶寶的女性。
藥物的致畸作用取決于藥物的成分、劑量和用藥途徑及用藥時間。國外對70余種避孕藥、孕激素及其代謝產物進行動物致畸研究,發現約10種藥物對實驗動物有致畸作用,如服用炔諾酮500mg以上可造成女性胎兒男性化,但這個劑量遠遠超過現在使用的口服、注射或埋植避孕藥所含劑量。就目前情況看,因為服藥失誤懷孕,是否要保留胎兒,醫學界還有爭議。
“有風險,但不是絕對不能要。看病人具體對胎兒的要求和妊娠的難易程度,個別處理。”鄧敏端說。譬如說夫妻雙方對胎兒質量有絕對要求,或有本身其他高危妊娠顧慮,可以考慮不要;假設是難得孕育很希望留下胎兒,雙方各方面身體條件正常,繼續妊娠也未嘗不可。■新快報記者 余錦境 通訊員 胡穎儀
下一篇:性生活過敏?可能是套套“攪局”!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8個避孕秘密你“知之不全”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