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老師為還賭債,稱能讓孩子上名校詐騙400萬,家長信任被利用
分類: 最新資訊
育兒詞典
編輯 : 育兒知識
發布 : 11-16
閱讀 :168
想要教育好一個孩子,光靠家長的教育是不夠的,老師的教育也是必不可少的,因此老師和家長應該是站在同一條戰線上的“戰友”,因為他們都有一個共同的目標,就是讓孩子將來能有一個好發展,但不知從何時起,老師和家長之間的關系變的十分緊張。隨著時代的不斷發展,大眾對待下一代的教育問題也越來越重視了,而“家校共育”的概念也逐漸興起。在教育孩子這個問題上,不能只有老師或者是家長單方面的付出,也需要兩者之間相互配合,相互理解,相互信任,共同努力,為孩子創造一個良好的教育環境,然而殘酷的現實卻證明了,有些老師真的不值得家長的信任。小學老師為還賭債,稱能讓孩子上名校騙家長400萬,家長信任被利用“為人師表”最重要的就是道德品質,如果一個老師素質低下,道德敗壞,還怎么能做好教教書育人的工作,所以老師的資格審核也是相當嚴格的。然而有些老師非常擅長偽裝,在外人面前一副正人君子的樣子,其實背地里卻干著一些見不得人的勾當,而這種缺少師德的老師,也給學生和家長們帶來了很多的負面影響。近日,西安市雁塔區人民法院對外披露了西安首例“從業禁止令”,懲治對象是一名小學的男性班主任,究竟是什么原因,讓法院給一名小學老師做出了如此嚴肅的處罰。其實這事說起來還有些挺讓人難以置信的,事情的起因是,秋季入學的時候西安市民陶先生,帶著孩子到當地的一所中學報到。但卻被學校的工作人員明確告知,他的孩子不具有報名的資格,這讓陶先生感到非常的疑惑,自己明明找了“關系”,對方明確的答應了自己,可以讓孩子上這所中學。而陶先生口中提到的這個“關系”,就是本案中的小學男老師魚某,魚某在西安某小學當語文老師兼班主任。雖然陶先生與魚某只見過一次面,但因為魚某小學老師的這個身份,陶先生對魚某深信不疑。魚某表示自己認識某中學招生辦的負責人“文老師”,于是在魚某的引薦下,陶先生便和這位“文老師”在網上溝通了幾次,文老師也爽快的承諾,能讓他的孩子拿到該學校的錄取通知書。但前提是陶先生得付點“好處費”,陶先生也是成年人了,這點道理也是懂的,為了孩子能到名校讀書,陶先生便毫不猶豫的掏了錢。可是錢花出去之后就沒有下文了,直到學校開學已經半個多月了,孩子依舊無法上學,陶先生這才意識到自己可能被騙了,于是趕緊報了警。但令陶先生怎么都沒想到的是,經過警方的調查之后發現,壓根就沒有“文老師”這個人,一直是魚某假扮“文老師”的身份在與溝通。經調查,魚某是當地小學老師的情況不假,但是由于他長期沉迷于賭博,導致欠下了很多賭債。于是他便利用自己老師的身份,謊稱能讓孩子上名校以此來欺騙家長,自2020年以來,魚某用相同的方法,詐騙了至少有10名家長,詐騙金額超過400萬元。經法院審理,裁定魚某利用教師身份實施詐騙,金額巨大,其行為構成詐騙罪,判處有期徒刑十一年又六個月,并處罰金八十萬元。鑒于魚某的犯罪事實和防止再犯的考量,法院決定對其實施從業禁止,禁止其在未來五年內從事教育行業工作。分析:當家長的都希望自家孩子將來能夠出息,這份心情也是能夠理解的,但是家長們也不因為對孩子的教育問題感到焦慮,就失去了理智。此案中的魚某就是利用了家長們這份焦慮的心情,再加上自己的身份,成功騙取了家長們的信任,讓家長們損失慘重。而除了詐騙的行為以外,魚某還深陷賭博,嚴重影響了教師的形象,所以他受到任何處罰,也都是理所應當的,不過家長們也要吸取這次的經驗與教訓,不要再重蹈覆轍。“為人師表”要擔得起家長的這份信任,也要對得起自己的身份老師作為學生成長道路上必不可少的一個人,對學生的影響也是相當大的,所以對于老師的要求嚴格一些也是很正常的。而作為一名老師,往小了說是肩負著一個學生的學習成績,而往大了說就是肩負著祖國的未來,所以老師們一定要能承擔起這份責任。要時刻注意自己的言行舉止,不能因為一己私利就做出傷害學生的事情,雖然可能經常會說為了讓老師能更好的展開教學工作,家長們要對老師多一份信任,但是老師們也要能擔得起這份信任,更要對得起自己“人民教師”的身份。今日話題:對于此事你有什么看法?歡迎在評論區暢所欲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