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2022年財富波動的脈絡
分類: 最新資訊
育兒詞典
編輯 : 育兒知識
發布 : 10-23
閱讀 :174
來源:摘編自管清友新書《新周期投資策略》,中信出版社授權發布作者:管清友一、2012—2022年財富波動的脈絡我們來聊一聊2012—2022年財富波動的脈絡,重點是預判未來會發生什么。盡管預判未來非常難,但是從資產配置、管理財富的角度,我們又不得不去預判未來。要預判未來,知道過去的脈絡就顯得特別重要,管清友老師將結合自己的經歷進行分享。中國金融10年回顧過去10年我正好經歷了一個經濟下行周期。2012年我剛從央企到券商工作的時候,對金融市場的感觸并沒有那么深。在經歷了2008年的金融危機后,2009年的“一攬子計劃”刺激政策促使經濟快速反彈。央企發展很快,投資很大,金融市場也隨之反應?,F在看來,2008年確實是標志性的一年??梢哉f,世界各國合作應對金融危機,全球經濟快速走出了危機。但是到了2012年,國內經濟增長乏力,增長速度開始下滑。后來官方提出了“新常態”,提出了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又提出“三去一降一補”。2018年,中美貿易沖突加劇,我們稱之為“特朗普沖擊”。2019年,經濟、市場都出現復蘇。隨后,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暴發,持續到2022年年底。2022年是極為特殊的一年。這是經濟的大脈絡。至于資產市場,2012年我到券商工作后才了解到,當時整個市場非常不景氣,正處在2009年以后那一輪股市大反彈后的熊市,賣方的日子特別艱難。2013年,以政信合作為代表的金融業務模式推進得如火如荼。什么叫政信合作?就是政府和信托公司合作。政府要搞基礎設施建設,要修路、架橋、蓋房子,信托公司則為地方政府融資。但當時股市表現不好,2014年上半年,市場上一片悲觀,認為熊市沒有轉牛的可能性。2015年上半年,投資者經歷了一輪史無前例的大牛市,6月卻出現了大股災?,F在看來,出現這些現象的一個重要原因,就是2014年上半年的定向降準、差別降息,以及當年第四季度開始的全面降準降息。此外還有一個重要因素,即融資杠桿被放開或者被放大。所以這一輪市場實際上是典型的“杠桿?!?,也有人說那可能是“國家?!保驗閲宜坪跤幸恍┮鈭D,希望通過股市的上漲帶動整個融資環境的改善,從而帶動整個經濟。2015年下半年,全國的樓市價格開始上漲,上漲幅度非常大。據我們分析,這與棚戶區改造貨幣化有非常直接的關系。無論對于股票還是房地產市場,2015年都是一個標志性的年份。盡管過去了這么長時間,但我回想起那一輪股票上漲、后來的股災,以及房地產價格的上漲,很多事情還歷歷在目、記憶猶新。2015年下半年開始的那輪房地產價格上漲一直持續到2017年第一季度。同時,政策面開始發生變化,要求去杠桿,控制金融泡沫。宏觀經濟學界當時在探討什么?金融業過度繁榮,政策面關注到了資產泡沫,因此要降溫,要防風險。所以在2017年,我們就意識到政策層面的變化會對資產市場和很多相關企業產生巨大的影響。因為大家知道,金融一旦開始收縮,后面就會有一連串的反應,很多杠桿要被擠掉,很多企業將會受到影響,過去那種高杠桿的游戲結束了。但說實話,從2017年到現在,這幾年的變化大大超出了我們的預期。也可以這樣說,我們猜到了開頭,但沒有猜到結尾。于是我們開始思考,我們該怎么辦,如何穿越金融下行周期。我們也開始思考,當這樣一個金融去泡沫、擠泡沫的過程開始之后,資產市場的反應到底會如何。2017年金融開始去杠桿以后,真正的影響發生在2018年。而2018年年初我們又遇到了什么呢?中美貿易沖突。所以在那一年,股票市場上的表現實際上集中反映了國內的去杠桿和中美貿易沖突。我相信每個人對2018年都記憶猶新,我們看到的是貿易沖突,而這一年資產市場的表現也相當慘烈。但是要注意,盡管股市表現不好,樓市卻異常堅挺,很多二、三線城市的房價甚至出現上漲。這種上漲的趨勢一直持續到2019年,這是很有意思的現象。當時,面臨房地產行業到底向何處去、房地產企業該如何選擇的問題,很多企業做出了選擇。有些企業斷臂求生,有些企業主動去杠桿、甩賣資產,這些企業都是較早做出決定的。然而,大部分企業沒有逃過金融去杠桿、貿易沖突,以及后來針對房地產的“三條紅線”的嚴格管控的影響。后來,一些頭部房地產企業陸續爆雷,并影響到上市公司。很多上市公司也被迫去杠桿,甚至引發了連鎖性的金融風險??梢赃@樣說,2017年以后,整個金融股票市場的走勢大大超出了我們的預想。這有點像蝴蝶效應,當金融開始收縮和整頓,會產生連鎖反應。但到底怎樣反應,是由很多因素決定的,就像黑箱一樣,我們看不清楚。我們沒有想到,經濟和很多企業會遭受到如此大的沖擊,這就是我們在2019年經歷的事情。隨后新冠肺炎疫情暴發。整個股市在2020年迅速實現了V形大反彈,2021年還出現了一個結構性牛市,表現不錯。真正慘淡的是2022年。先是2022年年初,俄烏沖突爆發。隨后是三四月份,上海受疫情影響采取封控措施,整個股票市場從4月底開始才略有反彈。隨著2022年年底疫情防控政策的調整,加上人們對2023年經濟恢復的預期,2023年春節前后,股票市場表現不錯。三個共識過去10年,股市、樓市的變化,與整個經濟周期、政策周期、國際局勢的變化都有直接關系。在2023年這個時點,盡管面對眾多不確定因素,但是關于未來的趨勢,有幾點大家是有共識或者說共識度比較高的。第一,中美之間的博弈會不斷加劇。這個博弈真真切切地會影響到股市、利率、資產價格,也會影響到企業的中長期發展。第二,中國經濟在疫情防控政策調整以后會有所復蘇。2023年的經濟形勢肯定會比2022年好,但是,想回到過去那種高增長的狀態是不太可能了,經濟增速的下降可能要經歷相當長時間。這意味著什么?意味著賺錢越來越難了。上市公司越來越難盈利,那么股票市場基于盈利快速增長的邏輯也就不存在了。很多人問,這個時候股票市場是不是可能因為貨幣放水而出現所謂的資金牛市?這就涉及我要跟大家講的第三個共識:中國在穩定經濟、推動復蘇過程中會適度地放水,但是想再度出現2014年、2015年的那種情況,像歐美國家那樣搞量化寬松,幾乎是不可能的。目前我們判斷,中國在政策層面、流動性層面是相對比較保守的。同時我們看到,受三年疫情以及過去五年諸多因素變化的影響,人們的心態發生了非常大的變化,大量的錢不再用于擴大再生產、投資、買房,而是用于防御性儲蓄。由于國有企業的突飛猛進,大量資金沒有進入所謂效率更高的民營企業,而是進入了國有企業。于是就出現了兩個高增長,一是M2(廣義貨幣供應量)、社會融資高增長,二是居民儲蓄高增長,同時還有巨大的漏出。新資產配置邏輯總的來說,未來的趨勢是中美關系發生變化,經濟增速下降,同時貨幣政策、財政政策相對穩健。因此,從資產配置的角度看,我們已經從積極型資產配置轉向了保守型資產配置。從品類上來講,我們更看重能夠穩定盈利的產品。受政治環境、市場環境影響沒那么大的上市公司,我們稱其具有韌性的價值和價值的韌性。這樣的公司必須能夠應對各種市場波動,穩定地盈利,哪怕盈利減少。這類公司必將受到青睞。此外,消費的分化、下沉可能也是大勢所趨。我們要在國與國之間的關系變化以及一些國家政策的調整中看到機會,比如外匯市場的機會、黃金市場的機會。舉個例子,日本央行新行長上任,日本面臨著貨幣政策轉向的問題,那么日元會不會貶值?未來有升值的空間嗎?這是我們需要思考的問題。財富管理、資產配置都與經濟周期、政策周期和國際環境緊密相關。未來我們的財富管理和資產配置需要更加穩健。希望大家能夠通過自己的學習,抓住機會,放眼長遠。二、資產配置的四大工具本節將為大家講解投資理財、資產配置的工具。我們做事總得有工具、有武器,最好是刀槍劍戟、斧鉞鉤叉一應俱全。然而,大部分人手里其實只有一把水果刀。哪里有刀槍劍戟、斧鉞鉤叉這些工具?機構有。機構也有不同的風格,有“少林派”,有“武當派”,有“青城派”。當然了,無論是哪一派,都得做名門正派,不要誤入歧途。可供選擇的投資工具普通投資者怎么去看這些工具?我相信大部分人不可能有時間去武術學校,或者去學怎么用刀槍劍戟、斧鉞鉤叉,我們只能用自己手里的水果刀去投資,現狀就是這么殘酷。大家對投資理財這件事很焦慮,無論從哪個方面看都會發現,越學習就越焦慮,很難做到佛系。真正能夠做到佛系、躺平、躺贏的,都是高手,都已經功成名就了,心態也已經修煉到一定境界了。想象一下,如果回到20年前,你是不是會買更多的房子?你是不是會買騰訊、茅臺的股票?但是,我們肯定回不到20年前了,所以我覺得沒有必要焦慮,要調整好心態。讓我們看一看,我們可選擇的余地到底有多大,可動用的工具到底有多少(見下圖:可供選擇的底層資產圖譜)。可供選擇的底層資產圖譜在可供選擇的底層資產中,海外資產涉及房地產、股票、債券、基金,還可以直接持有現金或者貨幣基金,也可以持有外匯,比如美元、日元、歐元、澳大利亞元。還有人特別精于小幣種投資,這種投資難度很大,當然這些人都是高手。還有人炒期貨,比如糧食、能源、礦產,但大部分人做不了這件事情。我們最熟悉的可能就是房地產投資。我的一個朋友曾經問了我一個問題:“管老師,你怎么看房地產行業?怎么看房價?”我說:“對你來講,其實沒什么好選擇或者不選擇的。”因為他過去做房地產開發時賺了錢,也早就退出來了,套了很多現金,給自己留了100多套房子。我跟他開玩笑說:“北京2022年的房價波動跟你有極大關系?!币驗樗u掉了其中50多套。這是特例,其實大部分人沒有抓住這個領域的紅利。你也可以做PE(私募股權)投資。但是你會發現,這幾年PE投資市場非常慘烈,即便是專業機構也很難做,很多機構都不在了。那直接下場炒股票行不行?我在多個場合跟大家推心置腹地講過,對絕大多數人而言,盡量不要直接下場炒股票,因為真的很難賺到錢??赡苡腥藭f,不是有很多金融衍生品、對沖工具嗎?其實,這些也不適合絕大多數人。那么債券投資是不是波動小一點?是不是可以直接投資債券或者債券型基金?買基金說起來簡單,直接投資債券市場,特別是二級市場就可以,但其實也挺難,你需要了解行業,了解信用利差,了解流動性。還有人熱衷于打新股(用資金參與新股申購)。但是隨著注冊制的全面推開,破發率越來越高,很多人發現打新股也不是穩賺不賠的,有些人雖然運氣特別好,中了新股,但當天股價便直接腰斬。綜上所述,我們可選擇的余地看起來很大,其實并不大。即便你了解這些可選擇的領域、可選擇的標的,大環境變了之后,依然要調整自己的思路。最適合普通人的投資工具普通人投資可選擇四大類產品:股票與基金,房地產,黃金,外匯。如下圖所示,從投資難度來講,基礎類的是股票、債券、基金,處在中間的是房地產、黃金、外匯。高階投資難度大、風險大,需要專業知識,對認知能力的要求也比較高,這類投資包括大宗商品投資、海外投資,還有另類投資、PE、VC(風險投資)等等,大部分投資者不具備進行此類投資所需的抗風險能力、對沖能力和專業知識。投資范圍的進階表1-1對股票、債券、大宗商品、外匯的主要特點進行了對比。中國市場真正提供給我們的投資工具、投資方式是極少的,我們的股票市場對普通投資者來說并不是一個特別友好的市場,對投資者的保護遠遠不夠。這個時候你會發現,所有的投資理財課、資產配置課程、專業報告,其實都是為專業機構服務的,而不是為普通投資者服務的。你可以發現,每一家銀行都有客戶分層,客戶分層的起點都很高,絕大多數人都不可能進入高客戶層。即便有幸進入,你也會發現銀行為你提供的服務項目極少。當然,我們也看到,投資與大部分工薪階層和就業不穩定的人幾乎沒什么關系。那么為什么我們要了解殘酷的現實,了解我們可用的工具呢?你可以不會耍大刀,但是你要知道有這么一種工具;你可以不會少林功夫,但是你要知道有這個門派。你要清清楚楚地知道投資市場的結構主體、工具,以及你所處的位置。在了解了這些工具之后,我有一句話特別想對大家講:對我們大部分人而言,更重要的是賺到第一桶金。有人曾跟我說:“管老師,我2022年的投資收益率特別高。這一年好多機構都虧錢,特別知名的管理上千億元資金的機構都虧了百分之二三十,我竟然還盈利了,我有5個點的正收益?!蔽艺f:“你有多少本金?”他說10萬元。這其實還不錯。還有人說:“我去年的收益特別好,絕對跑贏了市場上絕大部分機構,有百分之三四十的收益,但本金只有5萬元。”所以大家一定要清楚,在投資過程中,最重要的是有規模相對比較大的本金。我再給大家舉個例子。大家都看到,這兩年段永平在抄底騰訊,而且成功地在這輪騰訊股價的反彈中撤出。我們觀察到,在騰訊股價從400港元跌到300港元再跌到200多港元的過程中,他一直在買,而且他所用的錢占其總資產的比重是極小的。大部分人能做到越跌越買,但做不到持有到賺錢,然后成功地撤出。那么,如何做到長期持有、成功退出?第一,要有足夠的本金支持。如果你30歲,你的資產用于儲蓄和投資的比例可以是3∶7;如果你60歲,那么儲蓄的占比要更高,投資的占比一般不超過40%。第二,要有好的投資工具、對沖工具。先擁有自己的觀點,再尋找合適的投資工具。對于普通投資者,找到并掌握一兩種工具就足夠了。第三,要有良好的心態。要有正確的投資動機,不要奢望一夜暴富;要樂于學習,掌握一定的投資技巧。第四,要有專業機構管理資產,要認知到位。你要了解基本的經濟學、金融學知識,熟悉各類金融工具和產品,不做“能力圈”范圍外的投資。總之,你要有足夠的本金支持,還要有好的投資工具、對沖工具和良好的心態。那些知名的投資人不光自己管錢,還有專業的機構幫他管,他也有足夠的認知。我們大部分人是做不到這樣的,只能通過買股票、基金、房地產、黃金、外匯實現自己的投資(見圖1-4),這還是建立在有一定規模本金的前提下。四大產品的特征與對比第一,股票與基金,更多的人是投資基金?;痣S時可以買,但是我們對于基金所投資的行業要有一定的認識。第二,房地產。買房、賣房誰都能操作,進入門檻不高,但所需要的專業水平越來越高。大家都知道,近年來房地產行業、房地產政策多次發生變化。我們在后文會講到房地產政策、價格等。第三,黃金。很多人都很關心黃金,也有比較成功的操作經驗。有的人直接在市場上買紙黃金,有的人買賣黃金公司的股票,有的人買黃金實物,買實物相對比較容易操作。買黃金需要對黃金價格、美元走勢、全球黃金的供求情況、突發事件等有一個基本判斷。第四,外匯。有很多人都知道分散投資,也知道多幣種組合。盡管判斷匯率很難,但是通過分析美元的走勢、日元的走勢、歐元的走勢,我們可以做出相對專業的判斷并獲得匯率升值、匯率兌換的收益。比如說,2022年日元大幅貶值,美元兌日元的匯率跌到1∶150的時候,很多人覺得跌到底了,非常果決地換了日元。也有人覺得歐元跌得差不多了,可能歐元對美元的強勢地位會反轉,原來是歐元強勢,美元相對弱勢,未來相對于美元,歐元可能會處于弱勢狀態。這些都需要專業的判斷。2023年4月9日,植田和男出任日本央行行長,日本央行的貨幣政策面臨從寬松轉向收縮,日元升值在現在看來是個大概率事件。所以,我覺得大部分普通投資者可以重點關注股票與基金,以及房地產、黃金、外匯這四大品類。至于其他的投資如大宗商品、金融衍生品,以及很多非標資產,大部分人學習一下即可,不用投入過多精力。當然,對于有一定專業知識、操作能力的人,那另當別論。這些話聽起來有點消極,但是我想在這樣一個巨變的時代,掙多少錢不是最重要的,更重要的是要規避風險,保住自己的勝利成果,希望我們每個人都能夠做到。7-8月份中標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