報告顯示二季度房地產市場持續轉弱多地優化調控政策
分類: 最新資訊
育兒詞典
編輯 : 育兒知識
發布 : 07-10
閱讀 :177
本文轉自:人民網人民網北京7月9日電 (記者許維娜、實習生陳梓瑤)房地產業是國民經濟的支柱產業。今年上半年,中央多次強調堅持“房住不炒”,因城施策支持剛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做好保交樓、保民生、保穩定工作。近日,北京中指信息技術研究院發布《2023上半年中國房地產市場總結與下半年趨勢展望》(以下簡稱“報告”)顯示,今年上半年房地產市場整體表現先揚后抑,隨著二季度市場持續轉弱,下半年政策加力預期增強。在政策調控方面,報告顯示,上半年,全國各地已有超百省市(縣)優化房地產調控政策超300次,涉及公積金支持政策、發放購房補貼、優化限購、降低首付比例及房貸利率等方面,超40城下調首套房貸利率下限至4%以下,普通二線及三四線城市房地產限制性政策已基本取消。在市場方面,報告顯示,2023年上半年百城新房價格保持橫盤態勢,二手房價格持續下跌。二季度,市場恢復節奏有所放緩,百城新建住宅均價環比由漲轉跌,二手房受掛牌量持續走高影響,環比跌幅逐步擴大。在土地方面,報告顯示,核心城市優質地塊放量,帶動樓面價結構性上漲。全國銷售承壓背景下,房企在核心城市補貨意愿增強,局部城市土拍升溫,北京、杭州等城市多宗地塊競拍至最高上限,參拍企業數量創新高。在企業方面,報告顯示,2023年上半年,TOP100房企銷售總額同比微增0.1%,頭部企業銷售增速較高。國央企仍為拿地主力,前100家企業中超六成為央企或國企。展望2023下半年,報告認為,隨著二季度市場持續轉弱,下半年政策加力預期增強,但房地產政策力度和節奏取決于宏觀基本面的變化,若下半年經濟出現超預期轉弱情況,則房地產作為經濟“穩定器”,托底政策或將加快落地。報告還指出,回顧“十四五”前半程,2021-2023年5月,全國商品住宅銷售面積合計約31億平,占到此前對“十四五”預測總量的50%,進度基本拉平。市場在經歷了“大起大落”后,預計“十四五”后半程,市場將逐漸回歸常態,未來兩年商品住宅年均銷售規模或降至12億平方米以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