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育兒詞典網 , 一個專業的育兒知識學習網站!
日前,中山大學附屬第二醫院肝膽醫院成功為一名三個月大男嬰切除巨大惡性肝母細胞瘤。據了解,孩子母親妊娠初期曾服用減肥藥。專家提醒:病毒感染、化學藥物、人工激素等都是導致新生兒患癌高危因素。預防兒童腫瘤應從妊娠期防御危險因子做起。
懷孕不自知誤服減肥藥
小明(化名)的父母都是舞蹈演員,他的母親告訴醫生,自己曾有多次自然流產史,年過三十才再次懷上孩子。由于職業要求,在妊娠初期,她沒有察覺懷孕時曾服用過減肥藥。小明母親表示,雖然得知自己懷孕便請假在家安胎,但前三個月還是出現了流產先兆,保胎成功后其回到江西老家靜養。由于當地醫療條件較差、產檢項目不齊全,她并沒有進行排畸篩查、唐氏綜合癥篩查等系列檢查,終于熬到九個月“瓜熟蒂落”,小明母親剖腹產下男嬰,全家十分高興。
然而當小明長到兩個多月時,母親發現孩子肚子大得異乎尋常,沒過多久,小明開始終日哭鬧不止,家人只得帶其求醫。當地醫院檢查結果無疑晴天霹靂:B超顯示孩子出現肝右葉巨大實質性占位病變,醫生建議放棄治療。隨后他們轉至廣州其他醫院求治。
接診專家、中山大學附屬第二醫院小兒外科主任鄧小耿副教授為小明做了詳細檢查,發現孩子除了先天性心臟室間隔缺損及臍疝外,肝內腫瘤也發展迅速,最后確診為小兒惡性腫瘤中比較常見的肝母細胞瘤。由于其已侵犯肝右、肝中靜脈,手術難度及風險非常高。
經專家多次會診、確定治療方案后,為小明作了肝右葉、肝左內葉切除術,切除了肝腫物及肝右葉及肝左內葉,術后僅保留了肝左外葉(約20%的肝臟)。切下來的腫瘤重達3斤,而小明的體重才不到12斤。盡管切除了人體近八成左右的肝臟,但專家樂觀地表示,嬰兒肝臟再生能力很強,一年后便可長回正常大小。由于手術徹底,估計小明5年生存機會仍有50%左右。
孕期病毒感染易致嬰兒惡性腫瘤
鄧小耿主任介紹,小兒肝臟惡性腫瘤在小兒外科惡性腫瘤中居第三位,僅次于腎母細胞瘤及神經母細胞瘤。肝母細胞瘤多見于嬰幼兒,尤以生后幾個月到1~2歲期間發病最多見,男性發病數多于女性兩倍。“其詳細發病機制尚未完全明了,但一般認為這是一種胚胎性實體腫瘤,與‘胚胎分化延滯’有關。目前誘發因素尚不明確。”專家介紹,孕婦在妊娠期尤其是妊娠早期,病毒感染、電離輻射、化學藥物等都是導致嬰兒發生惡性腫瘤的危險因素。另外,小兒肝母細胞瘤的發生常與母親長期服用避孕藥有關;母親在妊娠期服用激素,嬰兒發生肝母細胞瘤的機會是正常者的數十倍。
專家表示,兒童腫瘤的發生常與遺傳、胚胎發育、環境密切相關,其腫瘤的預防也與成人惡性腫瘤有所區別。兒童腫瘤的一級預防更多牽涉到父母的遺傳因素和妊娠期的先天性因素。因此,母親懷孕期間避免接觸高危因素,是對兒童惡性腫瘤的積極預防。此外,產前檢查對確保優生優育也非常必要。
相關報道:飲食調節可控制孕期痔瘡
孕期壞情緒導致產后抑郁癥
加強孕期保健減少生育危險
先給孕期焦慮打預防針
孕期頻繁偏頭疼要注意
孕期感冒 自有“良藥”
孕期練習瑜伽可以避免早產
孕期全程抗“糖”攻略
孕期常發頭痛易導致中風
下一篇:有助孕婦順產的5個良方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出現早產征兆我該怎么辦?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