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育兒詞典網 , 一個專業的育兒知識學習網站!
孕期體重管理指標
就健康的觀點來看,新時代的準媽媽千萬別再有“一人吃、兩人補”的觀念,因為一味的吃并不能讓胎兒完全吸收。扣除胎兒基本所需的4.5千克(胎盤0.5千克、羊水0.5~1千克、胎兒3千克),其余的體重增加應該都落到了媽媽身上。那么,準媽媽究竟該如何來檢查孕期體重增加是否得宜?
指標1:媽媽的體重
妊娠期間隨著胎兒長大、羊水增多、胎盤增大、子宮增大、乳房增重、血液及組織液增多、母體脂肪增加等因素,孕婦的體重會不斷增加。通常建議孕婦平均增加體重為10~12千克,但有些婦女在孕前體重并非異常,有過輕、過重的問題,所以在臨床上的實際建議如下:
懷孕前體重正常者:孕期共增加11.5~16千克
懷孕前體重稍低者:孕期共增加12.5~18千克
懷孕前體重較重者:孕期共增加7~11.5千克
指標2:寶寶的體重
就媽媽的整體體重增加來看,并不能看出增加的部分是否落在胎兒身上,胎兒的體重正常才是關鍵,所以在中后期的每次產檢時,醫師也會為胎兒測量體重。
產檢時若醫師測出胎兒體重低于上表中10%的欄位數值,那就表示胎兒體重不足,為避免早產,準媽媽可以多吃些有營養的高蛋白質食物。但若大于上表中90%的欄位數值,那就表示胎兒體重過重。胎兒過大也有難產的疑慮,應控制體重。
Tips
在指標1中體重有超出標準者,在懷孕中后期就該多留意胎兒的體重(指標2)。除了上表另有右圖的參考值(標準界定為5%~95%),準媽媽可以相互參考。通常我們不會建議孕婦減重,但孕婦若過重而胎兒卻體重不足,那就勢必要調整準媽媽的飲食習慣。
孕期每日飲食攝取量
對許多婦女來說,懷孕如同飲食解禁,即便有孕吐問題,一旦度過害喜期,在擔心胎兒營養不良的錯誤觀念下,開始大快進食,往往體重動輒增加20千克以上,對于這類型的準媽媽,一定要趕緊踩剎車,脂肪一旦增厚,不但是妊娠高危險群、生產不易,產后也不易成功減重。
孕期體重管理的好處
1、遠離并發癥
腰酸背痛
一般人的身體重心在脊椎上,但是懷孕時,因為體重增加和激素的改變,讓身體局部充血、韌帶松弛。隨著日益隆起的肚子,準媽媽的支撐重心隨著改變,如果體重一旦增加過多,會加重腰酸背痛的情況。
妊娠糖尿病
醫師通常會建議由糖尿病家族史、孕期體型較為肥壯的婦女、前一胎出生巨嬰等孕婦,接受葡萄糖耐受測試。孕期若飲食控制得宜,就能避免出現血糖過高現象。
2、分娩更容易
根據研究顯示,準媽媽如果體重過重,巨嬰(體重超過4000克)的發生率為7.46%,極易造成難產,且剖宮產的風險是正常的3倍。
3、產后身材較易恢復
懷孕期間體重增加不到16千克,產后較能恢復身材。即便產后比原來重了,但是控制幅度也能在2千克以內。
孕期過重的壞處
1.易患成人型糖尿病
懷孕對生理而言,是一項負擔與壓力,容易讓潛在的糖尿病提早出現。妊娠期間容易引起妊娠糖尿病,年紀大時出現成人型糖尿病幾率也比正常人高。
2.巨嬰癥
孕期血糖若偏高,胎兒生長較快,容易導致巨嬰癥。
3.圍產期并發癥
一旦胎兒過重導致巨嬰癥,產婦在生產時就容易引起并發癥,例如難產、產程延長、產道裂傷、難產、新生兒低血糖、低血鈣、高膽黃素等。
4.下一胎易得妊娠糖尿病
有研究報告指出,血糖值越高圍產期死亡率越高,下次懷孕再發生妊娠糖尿病的幾率也越高。
5.乳腺癌的危險增高
婦女在妊娠期間體重迅速增加,且增加重量在17千克以上者,更年期后患乳腺癌的危險要比其他孕婦高40%。
下一篇:5大招讓孕媽咪遠離貧血困擾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準媽媽如何緩解疲倦狀態?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