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育兒詞典網 , 一個專業的育兒知識學習網站!
懷孕后分泌物會明顯增加,正常的分泌物應為無色無味,當分泌物出現其它顏色及伴隨異味,即為身體異常的警訊。專家表示,荷爾蒙的分泌會隨懷孕而改變,其中,雌激素增加更進一步刺激陰道及子宮頸腺體增生;而為了讓胎盤穩定生長,其它女性荷爾蒙也會明顯上升,這兩項都是使分泌物增多的主要因素。
分泌物從懷孕后逐漸增加
孕期分泌物的改變主要是因為陰道和子宮頸腺體增生,此外,陰道壁黏膜也會產生分泌物,專家表示,分泌物增多的情況會從懷孕開始一直持續到懷孕后期。
將近生產時,有些媽咪還會將分泌物和破水搞混,因高位破水是點狀流出,和分泌物類似,媽咪在家中難以自行判斷,賴宗炫醫師表示,陰道分泌物和羊水最大的差異是酸堿不同,陰道分泌物呈酸性、羊水為堿性,若是用試紙檢測,分泌物會維持黃色,羊水則會使試紙變為藍色,但賴宗炫醫師仍不建議孕婦在家中自行檢驗,懷孕后期,若是不能確定是分泌物或是破水,應直接就醫,因有時孕婦自行檢驗時,會沾到陰道分泌物而影響判別。
掌握健康,觀察分泌物顏色與氣味
婦產科醫師表示,分泌物是由水分、蛋白質、醣蛋白、腺體分泌物及其它陰道良性細菌、代謝物所組成,正常的分泌物是透明、稍微黏稠但無味的物質,懷孕后分泌物會增加,但懷孕初中期和未懷孕時差異不大,懷孕后期的量則是類似平時的排卵期,或再更多一些,當分泌物的量異常又合并有異常顏色及氣味,就應循線追查出異常的源頭,以捍衛自身健康!
若是在懷孕初期,分泌物即明顯增加,代表可能遭受感染,但判別是否感染除了從“量”之外,最容易分辨的是分泌物的“顏色”和“氣味”,觀察這些要點,就能掌握自身和胎兒的健康。
黃色、黏稠狀白帶
如果準媽媽發現自己的白帶呈黃色粘稠狀或是因為感染了白色念珠菌。白色念珠菌本來就存在于陰道,在正常的情況下,白色念珠菌和好菌會維持平衡狀態,一旦抵抗力降低或過分勞累,白色念珠菌的數量便會增加,進而形成感染,白色念珠菌感染會對孕婦造成不適,但不會影響胎兒。
婦科醫生表示,白色念珠菌是霉菌的一種,是孕期常見的陰道感染,當念珠菌感染時,分泌物會呈黃色、類似奶酪的黏稠狀,且出現會陰部位發癢、陰道發紅等癥狀,即使治愈復發機率仍高,特別是在抵抗力較低的孕期。
一般會以陰道塞劑治療,或是給予止癢藥膏局部涂抹于外陰部。賴宗炫醫師表示,白色念珠菌感染后,除了按時服藥、涂抹藥物之外,必須留意平時的生活習慣,不要穿著太緊的褲子,應選擇棉質透氣材料,以維持陰部的通風、干爽,以免增加白色念珠菌的數量,此外,若是私處毛發較為濃密者,也建議稍做修剪。
灰黃色、有異味白帶
如果準媽媽的白帶是灰黃色切有異味時,或因細菌性感染導致。婦產科醫生表示,細菌性感染通常是厭氧性細菌,厭氧性細菌本來就存在于陰道,但只要量大就會造成感染。感染時,分泌物呈灰黃色且有異味,但不一定會癢,嚴重者陰部會紅腫。
婦產科醫生表示,細菌性感染的治療以陰道塞劑及口服藥為主,值得注意的是,細菌可能沿著子宮頸進入子宮腔,造成羊膜腔發炎,使胎兒感染,感染容易誘發子宮收縮而形成早產,在早期的早產案例中,有50%和感染有關,因此,孕媽咪要特別留意細菌性感染對胎兒可能造成的威脅。此外,細菌性感染也可能是肛門附近的細菌所造成,因陰道和肛門位置相近,容易將肛門口的細菌帶至陰道。
白帶中帶有咖啡色血絲
婦產科醫生表示,懷孕初期出現的咖啡色血絲很有可能是“著床性出血”,這是胎盤剛著床時,子宮微血管破裂后造成的些微血絲。一般而言,從最后一次月經算起的4~6周,可能出現這樣的情形,若是在此時出現些微的血絲,屬正常著床現象,不必過度擔心,一兩天后就會恢復正常;但若血絲量持續增加,就有可能是流產的征兆,需及時就醫。
懷孕20周前出現量多的血絲都可能是早產征兆,但不代表胎兒不保,只要盡速進入醫院進行檢查,并做好安胎,還是能保住胎兒。而若是介于20至37周之間的分泌物有血絲,甚至有咖啡色的出血,則代表產前出血,可能是子宮頸擴張、胎盤剝離或前置胎盤等引起,應盡速就醫。
避免感染,維持陰部通風干燥
婦產科醫生提醒,要維持孕期陰部健康,必須從維持良好的生活習慣做起。洗澡勿用過熱的水,因陰部散熱慢,若是浴后直接穿上衣服,容易造成陰部悶熱潮濕;并且使用淋浴,避免盆浴,因水的PH值是7,陰道PH值約4.5,若是水進入陰道便會調高陰道的PH值,易引起霉菌和細菌性感染;此外,也不建議泡溫泉,因太熱的溫度可能致畸胎。清潔時用一般肥皂即可,不要過度清潔,且勿清洗陰道,因陰道中的黏液可保護陰道,賴宗炫醫師表示,若是黏液被清洗掉,也可能造成陰道感染,沐浴時只要清洗陰部外部即可。
此外,應選擇舒適、棉質吸汗佳的內褲,少穿緊身牛仔褲,分泌物多時,可用護墊,但要勤換護墊,若過久沒更換護墊也易滋生細菌。行房時也建議帶保險套,因精液是堿性,會中和陰道酸性,破壞陰道環境。
下一篇:懷孕“喜訊”需保密?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孕期吐得厲害或致孩子變胖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