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育兒詞典網(wǎng) , 一個專業(yè)的育兒知識學習網(wǎng)站!
現(xiàn)在的子女一般都是家里的獨苗,所以家長總是想給予孩子更多的關(guān)愛,然而,過度的溺愛則不利于孩子的成長,甚至起到適得其反的效果。專家認為,正確的教育方式是給予孩子適度的關(guān)愛,盡量多鍛煉孩子的獨立能力,特別是對于還在咿呀學語的寶寶,家長應(yīng)該給予他們更多的表達機會。
很多家長總是在寶寶還沒有說出需要什么東西之前,就搶先一步滿足寶寶的需求。這樣一來,寶寶不說話也能達到目的,漸漸也會變得懶得說話,之前學會的詞語也會逐漸遺忘,這樣的行為并不利于孩子的成長,這實際上也剝奪了寶寶開口表達的機會。過分關(guān)注孩子,過于溺愛,抹殺掉了孩子說話的好機會,只會讓寶寶的語言能力大打折扣。
有家長告訴我們,她的孩子已經(jīng)1歲了,由于孩子是家里的獨生子,家里的長輩對其疼愛有加,什么都為寶寶做得盡善盡美。爺爺奶奶只要一聽見寶寶的哭聲,就立馬行動起來,一會兒幫孩子換尿布,一會兒拿著奶瓶去喂寶寶。如此疼愛寶寶,本來應(yīng)該是好事,但是孩子由于缺乏說話的機會,遲遲沒有開口說話,同齡的孩子都可以喊“媽媽”了,寶寶卻還是不怎么開口。
專家認為,家長應(yīng)該對孩子加以關(guān)愛,但絕不是溺愛孩子,而應(yīng)學會引導(dǎo)孩子,鼓勵孩子,并且要多和孩子進行溝通,別以為幾個月的孩子什么都不懂,其實此時的孩子已經(jīng)有一定的理解能力。在孩子幾個月的時候,就應(yīng)該加強與孩子的溝通,多和孩子說話,這也是媽媽表達愛和鼓勵孩子的一種有力方式。當孩子有需求時,要借著這股力量來引導(dǎo)孩子說出他所需要的東西,這樣孩子的語言能力也提高了,家長和孩子之間的感情也在加深。
下一篇:怎樣對付“橡皮糖”寶寶?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孩子的性格由誰來決定?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