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育兒詞典網 , 一個專業的育兒知識學習網站!
在北京奧運會開幕式上,千人齊聲誦讀《論語》——“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古箏、太極、京劇、山水、文房四寶……也吸引著世界的眼球。隨著家長對幼兒教育的重視,國學教育也受到了眾多家長的熱捧,一些幼兒園甚至把國學當成基礎課程。然而國學是什么?能給孩子帶來何種影響?家長卻不甚了解。
1月15日,著名兒童經典教育專家、中華文化經典誦讀全國指導中心常務副主任劉斌來到南寧市多聞幼學園,為廣大家長帶來了一場“國學經典教育對孩子綜合素質的影響”講座。劉斌指出,人就像一棵樹,國學就像樹的根,進行國學經典教育,能樹立孩子的道德、語言、習慣等根基,提高孩子素質。
影響
奠定道德根基
中華民族是一個以和為貴的民族。而一個完整的生命也應該是和諧的,包括與自身、家庭、社會、自然、哲學等諸多方面的和諧。和諧常常是國學經典的精髓,這些作品對于一個和諧生命的塑造,有極大的促進作用。
其中道德根基包括兩方面,一是孝道,二是尊師,讓孩子通過學習國學,明白孝敬父母、親人,尊重師長的道理。
專家建議:可要求孩子每天回家后做到兩件事:首先給媽媽拿鞋,接包,并向媽媽深鞠一躬說一聲:“媽媽,我要做個好孩子;媽媽,我長大了要孝順您;媽媽您給予了我生命。”通過孩子與家長的互動,使“孝”這個文化元素深深植入孩子的心里,讓他更懂得愛和感恩。
另外,老師可以說是孩子一生中的貴人,教給孩子知識,而知識就是孩子一生的財富。家長可要求孩子每天向老師深鞠一躬,并說:“感謝老師的教導之恩”。讓他學會尊敬老師,懂得感謝老師。
增強語言能力
“語文語+文,語指的是生活中的口語,幾乎不用教就會,文又叫文言,是一種優美的、精煉的語言。”劉斌說,“還有什么樣的語言比經過幾千年沉淀的國學要優美和精煉呢?”誦讀國學,可以讓孩子多認識字詞,奠定語文基礎。而語文基礎好,是一切知識學習的基石。國學經典教育,可以提高孩子的學習能力。
專家建議:培養孩子的語言能力,要從這種優美的語言開始。劉斌說:“早成才的孩子一定要多識字。”應該讓孩子每天堅持誦讀國學經典20分鐘,一年可輕松識字2000字以上,讓孩子快速進入早期閱讀。
促進良好習慣養成
良好習慣的養成可以和道德根基的培養結合起來,還可以結合學校開展的好習慣養成活動,讓學生上下樓梯靠右走,文明走路,不擁擠打鬧,排隊做操,勤剪指甲,飯前便后洗手,課間午間文明休息,回家時注意交通安全,借了東西及時還、進辦公室喊報告等等。
專家建議:利用每周升旗儀式的國旗下講話,講讀圣賢故事、愛國故事。組織一些國學的黑板報等。播種了行為,收獲的是良好的習慣。組織活動,親身參與,使學生逐漸明白“齊家、修身、治國、平天下”的道理,也使他們懂得感恩、尊師、愛護同學、愛父母、愛長輩、愛家鄉、愛祖國等。
提醒
要讓孩子快樂地學
國學經典是中華智慧之源、文化之根,正所謂“登泰山而小天下。”誦讀國學經典,可以從根本上培養孩子的文化實力。不過劉斌提醒,孩子在幼時,國學教育可以相當的“游戲化”,也就是要讓孩子邊玩邊學,不要讓他感覺在被強制地學一些跟他的生活很遠的、無用的東西。要讓孩子手舞之、足蹈之,全身心地參與進來。這樣才能達到國學所能起到的作用。
下一篇:發現“搗蛋鬼”的7大潛能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辣媽巧法讓膽小兒子變勇敢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