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育兒詞典網 , 一個專業的育兒知識學習網站!
科學的早教才能讓孩子出類拔萃。有關專家向家長提出“五不要”,避免家長在孩子的早期教育中走入誤區。
1、科學早教 不要“拔苗助長”
有很多家長對早教有著不符合實際的期望值。有些家長覺得,應該及早為孩子做好上學的準備,讓一個4歲的孩子提前掌握小學的知識內容。這樣“拔苗助長”,其實是家長在孩子的早期教育中急過了頭,忽略了學習的基礎。
學會思考,才是學習其他知識的前提。早教一方面要適應幼兒思維發展水平,另一方面也要幫助幼兒掌握思維方法。
2、科學早教 不要因攀比挫傷孩子的積極性
有時候,也不是故意的,但是家長就喜歡對孩子說:“你看,那個誰家的孩子怎么學得那么好啊,你怎么什么都不會?”這樣的攀比會讓孩子在很大程度上有一種受挫感,開始消極面對學習。其實,孩子小時候,學英語的興趣很容易培養,越長大反而越提不起勁頭學了。這個時候,應該采取鼓勵的策略,關注幼兒個人的進步,而不是老拿別人的長處做比較。幼兒教育只能在幼兒毫無對抗情緒的情況下進行,促使他們自愿地得到發展。
3、科學早教 不要死記硬背
家長在對孩子的學習輔導或者監督時,目標不應該放在毫無意義的知識羅列上。在幼兒階段,孩子要靠自己的努力去發現周圍五彩繽紛的世界,逐漸豐富感性知識。知識只有成為智力活動的推動力才具有價值。
4、科學早教 不要追求“標準答案”
在應試教育中,都會有一個標準答案,只有答出標準答案,才算滿分。但是現實生活并沒有這樣的答案。社會是變化的,孩子的未來是要自己創造的。所以家長要在孩子的幼兒階段培養創造性。
在優秀的早教引導人,經常使用的方法是引導幼兒思考,發現并鼓勵他們的新想法,在創造性方法的運用中提高幼兒的創造能力。
5、科學早教 不要總是單獨活動
追求幼兒全面和諧發展,培養良好的個性,是當前世界幼兒教育的一個重要趨勢。幼兒時期,是個性形成的重要時期。老是自己玩,或者總纏著家長的孩子,個性上會得不到平衡的發展。讓幼兒融入團體中,在集體中與他人交流和玩耍,就是一種互相作用,彼此促進的成長發展。幼兒教育基礎打得牢固,性格才能均衡發展。
點評
進行好的早期教育,不僅僅只是選擇好的早教機構,也不是學習多少的早教培訓知識、買多少早教產品,最重要的還在于家長樹立科學的早教理念,這個基礎打好了,方法的實施就不容易走向誤區了。
下一篇:提高寶寶審美的4個方法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早教多玩點兒戲少說些兒語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