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育兒詞典網 , 一個專業的育兒知識學習網站!
爸爸在家說日語,媽媽在家說英語,祖輩在家說上海話,還有保姆在家說家鄉話,結果2歲的寶寶到了學說話的階段卻“失語”了———日前,記者從上海市家庭計劃指導暨社區科學育兒指導服務推進會上了解到,如今這種患上“失語癥”的孩子頻現本市各大兒保科門診。究其原因,這些“失語”的幼兒并非聽力、聲帶等大腦、發音器官有問題,而是因為身處多種語言環境,導致語言思維混亂,結果難開口。
對于這種現象,立馬有人跟帖說某某幼兒會三國、四國外語,原因是此幼兒為混血兒。原因就在這里,如果一個孩子生下來就是在“聯合國”家庭之內,必然從小就接觸這種多國語言現象,但不要忘了,這個孩子仍然要以其母親或者父親的語言作為母語,然后才能沿著這條語言主干而拓展到另一種語言,也就是說,語言與思想是相結合的,而思想才是內核,語言只是一種外在表現,沒有一個人在思維的時候同時開動兩種語言機器。比方說想吃飯了,這個幼兒要么用漢語,要么用英語來表達思想,同時存在兩種語言思維的現象是不存在的,一個出生于中國的人即便英語再好,他究竟還是用中文的方式進行思維,而不是英語。
這也就告訴人們,幼兒期的語言功能,最好只灌輸自己的母語,當自己的母語樹立起來之后,再進行外語的培養,循序漸進,才可以培養成真正的外語人才。
一個人不是一架機器,而一個幼兒當然更不是一架機器,而一些家長則過于急于求成,不僅是外語要從零歲抓起,而且象跳舞、繪畫、音樂等等課程,也著手從零歲抓起,不知道這樣的家庭要培養什么樣的出色的外交事務人才或者神童?
誰都希望自家出神童,誰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成為絕世人才,但真正的絕世人才卻極其罕見,并且,任何天才多數靠后天的培養和養成,而非拔苗助長,怕只怕,這樣的硬按到知識海洋里灌水的神童之頭,會因缺少童真且缺氧而被過早地憋死。
下一篇:幼兒用剪刀能健腦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抓住寶寶智力開發關鍵時期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