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育兒詞典網 , 一個專業的育兒知識學習網站!
期望你的孩子
擁有自然而然的謙謙風范?
是的,這是可能的。
現在就照著下面的話去做,
并期待發生變化吧。
一個媽媽的有感而言——
當我兒子兩歲時,他蹣跚走路的樣子很是迷人,偶爾也會自發地冒出“謝謝”、“請”等只言片語。這對于平常比較害羞,常常藏在我的腿后面見陌生人的他來說,做的還真不錯。
不過,就在去年,兒子5歲的時候,我突然驚奇地發現害羞的小男孩不知道什么時候變成了暴君,不愿意坐在餐桌旁,拒絕與客人交談,并且急躁地要求立刻吃飯、吃冰激凌。一次,在我朋友的家里,他舉著他的杯子命令主人給他添滿,就好像一個將軍對待地位低下的士兵。朋友扭過頭對我說:“平時,你能忍受他這樣?”
當時我真慚愧。
我從未意識到,一個有禮貌的孩子就像樂曲中的和諧音符,一旦和諧不在,麻煩就來了。我知道我的努力失敗了,但問題是我不知道像我兒子這個年齡,什么樣的禮貌是合適的。他在幼兒園是舉止端正的學生,在家卻這樣無禮蠻橫,究竟是他太過于淘氣而任性,還是僅僅因為他是一個小孩?
當他沒禮貌的時候,我沒有及時糾正就可能縱容了他的沒禮貌。在和其他的父母和專家交流過以后,我了解到每個孩子都有能力掌握與之年齡相符的禮貌,無論是害羞、淘氣、任性或叛逆的孩子。有禮貌的行為能夠表現出對他人的尊敬和關心,沒有禮貌則傷害了其他人的感受。所以反過來,把我兒子的所作所為放在他自己身上可能更能讓他理解:“如果其他人對你也這樣沒有禮貌,你會感覺如何?”。
由此,我明白了教育小孩有禮貌并不會嫌太遲,但是馬上開始仍然是明智的選擇。
1~2歲 不要期望太高
這個階段的孩子幾乎不能走、說或記住超過一天以前發生的事情;但是,即使是這么小的孩子也能夠開始學習基本的禮貌行為。只是不要期望他們能完全的理解,或完全執行家長教給的內容。
使禮貌成為交談的一部分
考慮其他人的感受是禮貌舉止的根本,因此要鼓勵自己的孩子這樣做。例如:當我們幫助鄰居在小區內尋找丟失的鑰匙時,鄰居會感覺很舒服,我們也會舒服。事實上,告訴孩子如何關心和幫助其他人,并不需要他們完全理解幫助的真正價值。
重視個性
一些15個月大的孩子會說“你好”和“再見”,而一部分發育慢的孩子可能還不會說這些話,那也沒關系。因為孩子的脾氣秉性不同,讓孩子做出反應也會有很大的不同。
對于一個蹣跚學步的孩子來說,在生日宴會上作為大家的焦點可能會感覺不舒服,他能表現出的禮貌就是怯怯地在你耳邊說聲“謝謝”,并讓你來轉達信息。另外一種表達方式是畫一張畫并把它交給你來間接表達。
對內向的孩子所表現出的諸如:請、謝謝、對不起、打擾一下等表達,家長要保持足夠的安靜,來鼓勵孩子表達。
上一頁123下一頁下一篇:兒童有權擁有最佳的人生開端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游戲與數學的巧妙結合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