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育兒詞典網 , 一個專業的育兒知識學習網站!
最近,網上在流傳一份“90后媽媽的愛心藥箱———小兒家庭用藥清單”。這份詳盡的藥單據稱來自這位媽媽的“吐血整理”,里面推薦的多數是家庭常備藥物。然而,兒科專家卻稱推薦用藥大多數都不合理,甚至用錯了藥,即便是中成藥也有其適應的證型,像這位媽媽盲目用藥顯然是很不安全,而且保嬰丹、牛黃抱龍丸、板藍根等都不能當做普通的保健藥給孩子服用。
揪出媽媽錯用的藥物
在這位媽媽的愛心藥箱里,她指出了各種情況下的用藥:兒童多汗———奇星虛汗停顆粒;噴嚏流涕———保嬰丹;感冒發燒———雙黃連口服液;咳嗽多痰———小兒止咳糖漿;嚴重鼻塞膿涕———鼻淵舒;退熱———小兒退熱貼;發燒扁桃體發炎———小兒咽扁沖劑;腹瀉———脾可欣;受驚夜啼———牛黃抱龍丸;常用抗病毒———板藍根;常用抗生素———阿奇霉素。
廣州中醫藥大學第一附屬醫院兒科主任許華說,這里面有很多用藥不當的地方。如虛汗多用于氣虛多汗;保嬰丹不主張經常給孩子服用,更不主張作為感冒藥用;雙黃連口服液多用于風熱感冒;小兒止咳糖漿有多種,不知這位媽媽使用的是哪一種,但肯定的是,咳嗽多痰的病因相當復雜,不能簡單得用止咳糖漿就了事。
嚴重鼻塞膿涕,肯定不能就簡單地使用鼻淵舒,而且這個藥主要用于急性鼻炎肺經風熱證及急性鼻竇炎膽腑郁熱證引起的膿涕;小兒退熱貼可輔助退熱,但對高熱的效果欠佳;小兒咽扁沖劑用于肺實熱引起的咽喉腫痛,外感風寒或其他原因引起的咽痛則并不合適合;脾可欣僅用于嬰兒非感染性腹瀉(消化不良等);牛黃抱龍丸用于小兒急熱驚風,身熱嗽喘,昏睡神迷者,不可用作保健藥。
另外,這位媽媽說的常用作抗病毒的藥物———板藍根,具有清熱解毒利咽的功效,可用于肺胃熱盛所致的咽喉腫痛、口咽干燥,雖實驗室研究有一定抗病毒作用,但不適合用于寒癥、虛癥患者,更不可當作保健藥給孩子經常服用。阿奇霉素是窄譜類抗生素,完全不應該是家庭用藥的范疇。可以看出,這位媽媽的愛心藥箱錯誤百出,不值得在網上推薦。
小兒用藥要個體化對待
在兒科專家看來,這位90后媽媽的愛心藥箱實際上是謬誤甚多,并不適宜家庭常備。那么,小兒的家庭應急藥箱究竟該如何準備呢?廣州醫學院第三附屬醫院兒科主任崔其亮說,這要根據自家兒童的身體特點而定,而且用藥也要在醫生的指導下,不能在家憑經驗用藥。
舉例來說,1-5歲的兒童感冒咳嗽、發燒、腹瀉、外傷比較常見,那么針對這些情況可以針對性的在家備藥(當然也一定要在醫生的指導下),例如感冒引起的發燒,在38.5℃以上時可以服用退燒藥。目前,兒童口服的退燒藥有布諾芬、對乙酰氨基酚等,服用后半小時就能起效。但是如果一直不退熱,反而升高,那就應該及時就醫。
總體上說,對于輕癥而言,家長可以在家自行處理,前提是家長之前有帶孩子就醫的經驗,咨詢過醫生該如何在家用藥。不過,為防止家長耽誤孩子病情,家長們應掌握的是哪些情況需立即送醫,哪些情況可以在家暫時觀察。
崔其亮說,與成人一樣,判斷小兒病情輕重也應從四大生命體征開始,即體溫、脈搏、呼吸、血壓,同時加上神智和精神狀態。一般來說,家長可以從孩子的癥狀表現上區分。比如一般的感冒發燒,沒有伴有嚴重的咳嗽、無明顯的呼吸急促,短時間內的低燒,可以在家用退燒藥,但是如果持續了3-5天,就應該帶孩子去看醫生。
提得注意的是,孩子病情嚴重時,往往會精神萎靡,相反則精神狀態良好、玩鬧如常,即便發燒、腹瀉等,家長也不必過分擔心。
Tips
如何選擇
和使用應急藥物
腹瀉———對于腹瀉(每日大便超過4次),治療主要以防止脫水為主。為補充足夠的水和電解質,家中應備有口服補液鹽,以備必要時沖飲服用。腹瀉次數較多時應馬上送醫,不可自行服用止瀉藥 。
發燒———體溫低于38.5℃時不用退熱藥,可用溫水擦拭身體幫助降溫。如果持續高溫,退熱藥效果不佳或熱退后迅速回復高熱的立即送醫。
咳嗽———咳嗽的處理也應區分對待。在尚未明確病因前,家長不應自行使用鎮咳藥物(如止咳糖漿等)。
外傷———家中應備有必要的消毒藥品,比如醫用酒精和碘伏(碘伏稀釋后使用)。藥店出售無菌紗布、棉球和繃帶、創可貼等。
專家稱,用藥前應判斷小兒病情是否需要立即送醫,再考慮使用應急藥物。文/羊城晚報記者 張華 通訊員 劉丹 黃賢君 張秋霞
受訪專家/廣州醫學院第三附屬醫院兒科主任 崔其亮
廣州中醫藥大學第一附屬醫院兒科主任 許華
下一篇:家居消毒預防手足口病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家有幼女夏季當防尿路感染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