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育兒詞典網 , 一個專業的育兒知識學習網站!
對于分娩鎮痛,我國醫學界持有不同的見解。在臨床上,醫護人員一般會對產婦提供專業的指導,幫助產婦選擇合適的分娩方式,比如對于產痛不明顯的產婦安排她們進行自然分娩,不用過多醫療干預;對于稍有產痛的產婦,則給予非藥物鎮痛,協助自然分娩;而一些產痛特別強的產婦則提供必要的藥物鎮痛,幫助她們減少痛苦。
生孩子為什么疼
寶寶在媽媽子宮里就像被裝在一個口袋里, 袋口處有扎緊的繩子,這扎緊的繩子就是子宮頸口。分娩的過程,就是把寶寶從媽媽的子宮和生殖道中擠排出來的過程。子宮的收縮力( 疼痛) 就是推動寶寶前進的動力。
兩種藥物鎮痛
藥物鎮痛法有兩種:一是肌內注射鎮痛藥物;二是硬膜外阻滯麻醉。
1、肌內注射鎮痛藥物
常用于肌肉注射的鎮痛藥物有杜冷丁和安定。
由于藥物鎮痛都有一定的時間效用, 所以用藥時間很重要。如果用藥過早,鎮痛效果不理想;如果用藥過晚,又可能會出現新生兒呼吸抑制的問題,需要產科醫生根據產程中的具體情況作出正確的判斷。
2、硬膜外阻滯麻醉
這是一種椎管內阻滯麻醉鎮痛的方法,也是目前國際公認的鎮痛效果最可靠、使用最廣泛的分娩鎮痛法。一般在宮口開到3 厘米時,麻醉師以一根微細導管置入產婦背部腰椎硬脊膜外側,隨產程連續滴注微量止痛藥物羅哌卡因。這種新型的藥物僅阻斷最敏感的感覺神經,而不會影響到運動神經, 因此產婦在不疼的時候還可以下地走動,并且一直處于清醒的狀態。
如果產婦出現下列情況中的一種,就不宜用硬膜外阻滯麻醉:
★ 患有出血性疾病 ★ 胎盤早剝,有大出血可能
★ 脊柱畸形 ★ 腰背部穿刺部位皮膚存在感染
★ 嚴重心肺疾病 ★ 原發性宮縮乏力
四種非藥物性鎮痛
非藥物性鎮痛的優點是沒有副作用,但是鎮痛效果不如藥物理想,所以在臨床上使用并不如藥物性鎮痛法廣泛。一般來說,非藥物性鎮痛有四種方法:一是精神預防;二是針刺經絡穴位麻醉;三是電流刺激;四是采用耳穴電腦無痛分娩儀。
1、精神預防。在分娩過程中安撫產婦緊張、焦慮和驚恐的心理狀態,減輕產婦分娩中的疼痛。孕期的產前教育、鍛煉助產動作,實施陪產,在各個產程給予指導、精神鼓勵和支持,就是在實施精神預防性分娩。
2、針刺經絡穴位麻醉。中醫針灸學經絡理論,以針刺雙側合谷、足三里、三陰交等穴位,促進乙酰膽堿的大量分泌,阻礙痛覺的傳導,從而達到減痛或鎮痛的目的。所以依據經絡理論,循經取穴針刺,就是實施“針麻”。
3、電流刺激。即以低頻率脈沖鎮痛儀在產婦背部脊柱兩側進行電流刺激,以分散產婦的疼痛感覺,使疼痛減輕。
4、采用耳穴電腦無痛分娩儀。將耳穴電腦無痛分娩儀的耳膜固定于產婦耳蝸口,耳膜自動選穴后,儀器發放脈沖阻滯傳導鎮痛。但是由于此法不是神經阻滯,所以通常情況下會鎮痛不全, 只能把疼痛級別降低,達不到完全消滅疼痛的效果。
呼吸法鎮痛最可行
產前訓練班里,培訓師會用大量的時間來教孕媽媽們如何放松身體及掌握不同的呼吸方法。這些呼吸方法將在分娩中幫助孕媽媽們保存體力,并減輕疼痛。
1、深呼吸
用鼻子吸氣,使肺部的最下端充滿空氣,這時肋廓下緣會向外和向上擴張。然后用嘴緩慢而深沉地將氣呼出。如果準媽媽在子宮收縮的開始和結束時做這樣的深呼吸,能夠起到鎮靜的效果。
2、淺呼吸
嘴唇微微開啟,通過喉部把氣吸入,使肺部的上部充氣,這樣胸部的上端和肩胛將會向上升和擴展。當子宮收縮達到高點時,可以先做10 次淺呼吸然后再次深呼吸, 之后再做10 次淺呼吸。
3、淺表呼吸
淺表呼吸,類似于喘氣。在子宮頸完全張開之前,過渡到停止往下施加腹壓的時候,為了防止換氣過度,可喘息10 ~ 15 次,然后屏住呼吸默數5 下。
是否選擇分娩鎮痛,提前決定
在施行無痛分娩前,醫院會要求家屬簽字。從醫學角度上,任何藥物都會通過胎盤影響胎兒,但在實際生產中,幾乎沒有出現過因為這種麻醉引起胎兒發生問題的案例。無痛分娩臨床上是少量多次給藥。有的產婦一兩次就可以,但有的產婦可能需要好幾次。這些都要先讓與家人做好溝通,讓家人了解這些情況。一般情況,施行無痛分娩能讓生產更順利。當然,也存在個體差異。
Tips:
分娩是正常的生理活動,一般不需要用藥。世界衛生組織倡導的愛母行動,口號就是“減少干預, 回歸自然”,明確規定“除有醫學指征之外,對孕媽媽不使用藥物鎮痛和手術”,認為剖宮產手術分娩和注射藥物的無痛分娩,是只適合于妊高癥、心臟病、甲亢、骨盆狹窄、胎位不正以及嚴重分娩疼痛等孕媽媽的一種選擇性、補救性手術,不應提倡。
胎教不是神童教育,必須考慮胎兒成長情況。實施胎教是為了讓孩子的大腦、神經系統及各種感覺機能、運動機能發展健全完善,為出生后接受各種刺激、訓練打好基礎。
下一篇:準媽媽的必修課產后早開奶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五項準備,實現自然分娩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