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育兒詞典網 , 一個專業的育兒知識學習網站!
沒生過孩子的人對于“助產士”這幾個字還很陌生,而對于越來越多希望自然分娩的媽媽們來說,助產士的作用沒法讓醫生和護士來取代——助產士們能用最專業的護理和陪伴幫助她們順產出寶寶。
昨天是“國際助產士日”,這一天,來自全國幾百家醫院的1300多名助產士、醫生們趕到了杭州,成立了中國婦幼保健協會助產士分會。
助產士協會的成立以及今后對助產士們的培訓,將會給未來的媽媽們提供越來越專業的服務。你知道現今生孩子和過去相比,有什么變化嗎?
在很多電影、電視里,生孩子的畫面往往是這樣的:那些媽媽們躺在病床上,披頭散發緊咬牙關在使著勁兒,一邊的爸爸握著她的手,同樣焦慮地為她打氣。
其實,這樣的生孩子方法已經out了。
“現在國際上最先進、最科學的生孩子方法就是怎么生都可以。比如趴著生孩子、蹲著生孩子、站著生孩子,產婦怎么舒服怎么生。”浙江大學婦產科醫院產科護士長馬冬梅在會上對錢江晚報記者說。
馬冬梅,有20多年助產士經驗,她說, “自由體位分娩”已經越來越多地被各大醫院使用,以省婦保為例,去年1.8萬多例新生兒里面,每一個產婦在宮口開全之前,都用了“自由體位分娩”的方法。
但生得自然,可不等同于沒有技術含量、特別隨意的生法,對產婦以及助產士的要求可不低。
最典型的例子是前幾個月剛剛生下孩子的32歲的小徐,她身高1.52米,身體也很瘦弱,她肚子里的孩子有6斤多,對于其他人來說,孩子并不算很大,應該可以很方便地順產出來,可對于瘦瘦小小的小徐來說,這難度就大了。
“她告訴我們一定要順產。”馬冬梅說,產婦順產的信心往往能起到很大的作用,這也讓她吃了一顆定心丸。
自然分娩,也就是產婦根據自身的情況,采取合適的體位生孩子,小徐覺得自己站著比較舒服,不那么疼,于是馬冬梅決定在小徐站著的情況下為她接生。
可是小徐宮口全開的時候,馬冬梅還是沒見到小寶寶的腦袋,這下麻煩了,“可能是中間遇到了阻力,生不下來了。”馬冬梅說,這在過去,十有八九就得由產科醫生出馬,刀子一劃,剖宮產把孩子生下來,但小徐堅決要順產,于是馬冬梅在導樂車的幫助下搖擺小徐,希望通過重力的作用,將孩子生下來。
順產的孩子也特別聰明,他們在出生前也會盡力配合自己的媽媽,比如小徐的孩子就在不斷調整自己頭部的位置,一直到達宮口。
接著,馬冬梅要靠手法擠壓,把孩子一點點生出來,擠壓也很講技術含量,“孩子在不同部位,我們擠壓的部位、手法、力度也要不一樣。”
孩子的頭先被拉了出來,接著是肩膀,肩膀一出來,剩下的身體就輕松多了,一拖就拖了出來,馬冬梅看看表,原本估計要2小時的生產,1小時49分鐘就完成了,“國外有做過統計,自然分娩在第二產程的時候,能幫助產婦節省五六分鐘的時間。”
看上去節省的時間不算多,但媽媽們在這過程中承受的痛苦要小得多,“用自己感到舒適的體位,疼痛感就減少了,順產也會更順利。”
對于還沒生產第一胎的新媽媽們以及打算生二胎的有經驗的媽媽們,都可以在將來的生產過程中尋找適合自己的自然分娩的體位,這可以避免剖腹產,對于順產來說幫助相當大。
說開去
中國新生兒每年要出生1600萬助產士遠遠不足
在昨日的助產士大會上,成立了中國婦幼保健協會助產士分會。專家們制定了“助產士規范化培訓基地標準”并對八所教學醫院進行了評估認定。中國婦幼保健協會會長張文康說,今后上崗的助產士將會受到最專業、規范化的培訓。
錢報記者了解到,目前在國內,助產士不僅數量不足,質量也不夠高。
助產士分會主委、浙江省婦保護理部主任徐鑫芬告訴錢報記者,中國每年要出生1600萬新生兒,而國際上的要求是每1000名新生兒就要配有六名助產士,從數量上看,中國的助產士遠遠不足。
幫產婦們生孩子不僅僅需要細心,更需要專業知識,不同的產婦情況都不相同,為了培訓專業的助產士,包括浙江婦保醫院在內的8所教學醫院將根據協會制定的“助產士規范化培訓基地標準”對助產士們進行培訓,相當于這個職業今后將多一份資格認定的“執照”。
記者 張苗 通訊員 孫美燕/文 林焱挺/制圖
下一篇:懷孕妻子被鱷魚吃掉,丈夫傾家蕩產復仇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孕婦晚上獨自散步途中突然分娩,街頭產男嬰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