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育兒詞典網 , 一個專業的育兒知識學習網站!
核心提示:近期《產科醫生》熱播,劇中一名產婦經歷剖宮產手術后大出血,一度陷入昏迷,醫生告知家屬如果無法止血可能需要摘除子宮,否則會有生命危險。為什么會出現產后大出血?如何避免產后大出血呢?廣州重癥孕產婦救治中心副主任李映桃醫師來給大家指點迷津。
醫療電視劇年年有,今年似乎特別多,并且對產科青睞有加,不久前上映的《產科男醫生》雖然槽點不斷,卻也引起了人們對產科的關注,如今熱播的《產科醫生》又讓觀眾再次討論產科知識。
“產后大出血”是這部電視劇前5集的重要線索,劇中一名產婦經歷剖宮產手術后大出血,一度陷入昏迷,醫生告知家屬如果無法止血可能需要摘除子宮,否則會有生命危險。此后該名產婦又反復出血,嚇壞了電視前的一大批孕婦和準孕婦。
為什么會出現產后大出血?產后大出血真的需要摘除子宮嗎?如何避免產后大出血呢?廣州醫科大學附屬第三醫院產科主任、廣州重癥孕產婦救治中心副主任李映桃醫師告訴39健康網編輯,產后大出血是導致產婦死亡的首要原因,由于產后大出血很難預先估計,只能盡量做好妊娠期的保健工作,同時盡量自然分娩。
產后大出血死亡率最高
過去由于醫療條件有限,產婦由于難產出現死亡的案例非常多,如今隨著醫療的進步,難產死亡的幾率已大為減少,但作為一名重癥孕產婦救治中心的專家,李映桃告訴我們仍有很多種情況會導致產婦死亡。
“最常見的孕產婦重癥主要有以下幾種:第一種是產后大出血,為產婦重要死亡原因之一,在我國居首位;第二種子癇,是高妊娠期高血壓疾病的五種狀況之一,是繼產后大出血之后,死亡率第二高的疾病。此外,幾種妊娠合并癥如心臟病、肝炎、甲亢、腎病等也是比較危險的孕產婦重癥。”李映桃介紹說。
剖宮產更容易產后大出血
產后出血是指產后難以止住的大量出血,為分娩期嚴重并發癥,臨床表現為胎兒娩出后陰道大量流血及失血性休克等。
為什么會出現產后大出血?李映桃認為原因有很多,直接因素是宮縮乏力、產道裂傷、胎盤胎膜殘留和凝血功能障礙等,而妊娠合并癥如妊娠期高血壓、妊娠期糖尿病等都則是潛在的高危原因。值得一提的是,剖宮產手術本身也是容易導致產后大出血的重要原因。
子宮收縮乏力是產后出血最常見的原因,由于胎盤剝離處有創面,需要通過子宮收縮壓迫血管并堵住管腔來止血,如果子宮乏力時會立即且大量失血。自然分娩正是靠著宮縮來完成生產過程,而在實施剖宮產手術時,產婦更容易出現宮縮乏力,因而出現產后大出血的幾率更高。
產婦產后大出血時若不能及時止血,將造成失血過多而休克,緊急時可能需要摘除子宮來挽救患者生命。
盡量順產減少產后出血概率
由于產后大出血很難預先估計,往往突然發生,所以做好妊娠期的保健很重要。李映桃建議孕產婦關鍵注意以下三點:
首先,患有慢性疾病的人群和高齡產婦,務必在懷孕前到產前診斷科或優生優育門診做好檢查,然后才能懷孕。
其次,在懷孕的過程中要注意做好保健,尤其要合理飲食避免妊娠期糖尿病,注意控制胎兒體重避免培養巨大胎兒。
第三,分娩方式盡量選擇順產,尤其是初次分娩,可以有效降低產后出血率。
下一篇:孕晚期羊水偏少會不會影響順產?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孕婦突然在家分娩怎么辦?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