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育兒詞典網 , 一個專業的育兒知識學習網站!
一位名人說過:“人類的歷史是從搖搖籃的手開始的!”我以為,對孩子的培養應該從規則喂奶開始。規則喂奶不僅是科學育兒、有利于孩子身體健康成長的重要措施,也能通過飲食、飲水的規則性避免寶寶形成有求必應的過度依賴心理。
由于奶水充足不必添加牛奶,丁賽出生后的全部營養從母乳、白水、水果中獲取即可。那時候的產假是56天,孩子出生第57天我必須到學校上講臺,這就意味著在短短的56天之內我要把女兒的食、水、水果等喂食習慣定時、定量、規范,才能使她適應我只能在班前、午休、班后給她哺乳的客觀要求。既滿足對孩子的哺育,也不影響我工作,更重要的是免得讓幫助我照料孩子的姥姥著急。母女合一的作息時間表為:早8點之前給孩子喂奶換洗后我即備課、寫教案,進入工作狀態。其間在9點喂水并換洗、10點喂水并換洗,直至11點45分才喂奶;下午1點45分之前結束喂奶與換洗繼續備課。其間在3點喂水并換洗、4點喂水并換洗,直至5點15分再喂奶。若使這個作息時間表得到有效實施,當媽媽的首先要頭腦清醒、嚴守時間、甚至咬緊牙關,否則孩子稍感饑餓呈現出的一陣緊似一陣的啼哭會撕心裂肺般地使自己當初的美好計劃毀于一旦。
就這樣,我咬緊牙關一天天地堅持訓練,孩子的適應狀況越來越好,到她出生的57天即順順當當地委托給姥姥照料。正是因為按時、定量、營養與維生素適量搭配,所以孩子一直白白胖胖結結實實,我也從未因孩子的瑣事影響過哪怕半天工作。
嬰兒期間的喂奶有規矩,一歲后的吃飯同樣有規矩,依然是定時、定量、主食適當、多加蔬菜水果。剛學會吃飯的女兒總想自己動手,手拿小勺東一下西一下沒個準頭,往往弄灑了一地、弄臟了桌子、弄花了臉、弄得小手黏糊糊。姥姥實在看不下去這個樣子就想喂她吃,多少次都被我勸住了。“您就讓她自己吃吧,早晚要自己動手的。現在她有自己動手的積極性,咱應鼓勵。不然,以后她總會依賴您喂。我們小的時候您沒精力管這么細,不也長得挺好嗎?”慈祥的老媽媽聽了我的意見,打消了喂她吃飯的念頭,轉而耐心地教她怎么用勺,怎么往嘴里送,怎么細嚼慢咽,怎么把掉在桌上的飯粒撿起送到嘴里。
逐漸長大后直至走出國門獨立生活的丁賽,定時、定量、營養搭配的用餐理念一直堅持,絕少出現暴飲暴食或不計生冷引發的疾病。文/魏秀敏 漫畫/宇辰
下一篇:這些是寶寶的“壞習慣”嗎?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如何與寶寶培養甜蜜情感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