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育兒詞典網 , 一個專業的育兒知識學習網站!
別成為寶寶分離焦慮的推手
當寶寶的需要被剝奪,感受不到來自親人的愛與安全感,就會形成心理問題,車先蕙心理師表示,下面兩種情況,都是造成嬰幼兒分離焦慮癥的主因。
分離經驗處理不恰當
例如,媽媽趁著寶寶睡著時離開,讓寶寶醒來時發現媽媽不見了,沒有預期接受依附對象不在身邊的事實,且重復有這樣的情形發生,會漸漸埋下分離焦慮癥的種子。
分離創傷
依附對象永久離去或死亡,也是造成嬰幼兒分離焦慮癥的主因。這種分離會造成孩子的心靈創傷,進而讓他變得信任感全無、認為沒有永恒的事物并極度地沒有安全感。
分離焦慮被忽視的結果
拒學、不愿離家
假設嬰幼兒時期的分離焦慮情緒一直延續到兒童時期而未被處理,會對孩子未來的性格氣質等心理健康問題產生不利影響。孩子上幼兒園、小學,拒學癥就是一種典型的表現,因為習慣依賴熟悉的人與環境,對團體生活難以適應,在學校就會過度封閉,無法建立良好的人際互動,更別談學習。
孩子因怕離開父母而不愿去學校或幼兒園,并產生焦慮及恐懼反應,這其實是兒童焦慮癥中最常見的一種——兒童分離性焦慮癥。據介紹,兒童分離性焦慮癥可有多種表現,最常見的是一提起上幼兒園或上學便表現出焦慮不安或哭鬧不止,有的還會說頭痛、腹痛、惡心等。反應嚴重者還可出現神經功能紊亂癥狀,如心跳加快、呼吸急促、心慌、胸悶、大汗淋漓、尿頻等。比如,原來身體健康的孩子剛被送到幼兒園幾個月后,便頻頻發生感冒等多種疾病。我們曾對部分此類患兒的免疫功能進行了測查,發現他們中的大部分免疫功能正常。也就是說,這些患兒的反復感染與機體免疫力沒有明顯的關系,而是由其他因素造成的。患兒生活環境及看護人的突變而引發的分離性焦慮癥是導致患兒反復感染的最重要原因。
缺乏安全感
如果分離焦慮情緒未被處理延續到成人時期,則會因為對父母親的過度依賴而不愿離家,或者依賴對象換成伴侶。因為對特定對象的過度依賴與黏膩,變成只能發展特定人際關系,緊抓著依附對象、害怕孤單的情形。
該怎么和寶寶Say Goodbye ?
永久分離
當寶寶的照顧者死亡,或父母離異正處在分手、不穩定的狀態下,孩子身邊的其他大人,應該好好觀察他有沒有出現前述異常的分離焦慮癥狀,多多關心及留意孩子。假如發現有分離焦慮癥,應該求助于兒童精神科,讓醫師作進一步的診斷與心理治療。
短暫離去
假如是家長要短暫與孩子分離,車先蕙心理師建議爸媽可以采取下列方法:
1 在跟孩子說再見前,要先給少許時間讓孩子熟習陌生環境,并預先給他喜愛的玩具。
2 先跟孩子玩片刻。當他熟習下來時,便可向他解釋你要外出一回兒,并且用肯定的語氣向他說,很快便會回來接他。
3 向孩子說明誰會暫時照顧他。
4 離開時不要回望或再次道別,否則會使孩子感到不安。
5 如果要和孩子道別,不要為了安撫他而安排一些特別活動,因這些突然而來的活動,反而會引起孩子不安,甚而產生恐懼。
6 不要靜悄悄地溜走,這會使孩子對你缺乏信任。
結語
每個孩子天生的氣質、敏感度、情緒表現都不一樣,雖不能將孩子的分離焦慮情緒都歸于父母管教不力,但不可否認,小孩子的表現常常也反映了家庭的互動氣氛、夫妻間的緊張關系、家庭的沖突,爸爸媽媽應該檢視家中的氣氛并積極改善。
上一頁1234 下一頁下一篇:四招拓展孩子的詞匯量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專家:寶寶咬人很正常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