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育兒詞典網 , 一個專業的育兒知識學習網站!
醫生爸爸的醫學筆記:中風和痙攣
(1)我們經常稱作中風的病癥其實是痙攣
奶奶們常稱作中風的病癥其實就是痙攣。是指孩子失去意識、部分身體在抖動等非正常的動態。痙攣的原因大而分之有因高燒導致的熱性痙攣和痢疾等痙攣性疾患。小孩發生的痙攣大部分都是由高溫導致的熱性痙攣。
2)五歲以前發高燒易引發熱性痙攣
熱性痙攣發病率大約為3%,所以說比較常見。多是由感冒或其他可以導致高燒的疾病引發。發作時比較可怕,但通常問題不大。高燒達到39度后比較容易發生,也有情況是僅僅38度左右就會發生。
熱性痙攣長則會持續15分鐘。最易發生的年齡是出生后14~18個月,出生9個月前或5歲后則不多見。
(3)如果痙攣長達15分鐘以上,一定要去小兒科查明原因
如果發燒引發痙攣并且長達15分鐘以上的話不可草率行事,而應去醫院就診。即使是發燒,也會有其他引發痙攣的原因。一旦發生痙攣要注意觀察其過程。每幾分鐘痙攣一次,哪里受傷,是如何痙攣的,都要仔細觀察。眼睛是怎么轉動的,手腳是怎么顫抖的,仔細觀察,在痙攣停息后向小兒科大夫詳細說明。
(4)痙攣后一下子伸展開,然后入睡
在一陣痙攣后,孩子大都會入睡,而且很多時候看上去是全無意識,身體很松軟。
(5)不發燒卻痙攣時,問題比較嚴重
不發燒卻痙攣首先意味著腦部存在異常。如果痙攣持續2分鐘以上,或1分鐘呼吸困難、頭部受傷后痙攣,都應趕緊送往醫院。間或會因為痙攣性疾患,類似鈣類的電解質不足或腦部損傷等引發痙攣。如果是腦水膜炎的話,會伴隨高燒、嘔吐等癥狀。
(6)發生痙攣時,解開孩子的衣服,讓他有一個最舒服的姿勢
讓孩子平穩躺好,把脖子轉向一旁,不要讓吐出的臟東西堵塞氣管。不能因為想知道孩子是不是咬傷了舌頭而把手指硬性伸到口里或者因為孩子的手腳在抖而硬性拽住。
(7)孩子失去意識時不能喂任何東西
有熱性痙攣時應采取降溫措施。不過在孩子毫無意識的情況下喂服退燒藥、水或者有鎮定作用的藥都比較困難。所以毫無意識的時候不能喂服任何東西,因為不小心會落入氣管,堵塞氣管,引發吸入性肺炎。
Point
熱性痙攣發病率大約為3%,所以說比較常見;
痙攣開始發作時,因為有燒,所以要注意每幾分鐘痙攣一次,是如何痙攣的;
不能因為想知道孩子是不是咬傷了舌頭而把手指硬性伸到口里或者因為孩子的手腳在抖而硬性拽住。
上一頁12 下一頁下一篇:杜絕嬰兒期過敏防日后哮喘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孩子睡覺發抖是高燒后遺癥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