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育兒詞典網 , 一個專業的育兒知識學習網站!
浦西某幼兒園王老師最近越來越不明白,自己班里的男孩還沒有女孩堅強,平時靦腆不說,受了委屈也哭個不停,平時的行為、動作、說話都像小女孩,看著這群小“玉男”,老師常常產生憂慮:這樣的孩子將來能不能挑起社會家庭的大梁?
最近,市立幼兒園一項課題調查結果顯示,在幼兒學習生活中,男教師在教會勇敢、挑戰和抵抗挫折等能力方面的特殊作用比女教師更為顯著,以往感性化的說法如今有了科學統計依據。
女性化舞蹈“雌化”男孩
日前,記者在某幼兒園看到,老師唱道:“小孔雀真美麗,抖開滿身花花衣,它要和我比一比,看誰穿得更美麗?請小朋友跟著老師一起舞蹈?!比w小朋友于是模仿起老師,雙手放身側,翹起蘭花指做提衣狀,碎步慢轉。
在舞蹈教學中,把小朋友都當成女孩來教,男孩在這些女性化的舞蹈中學習女性的動作和神態,長此以往,可能就少了一份陽剛之氣。
不少家長把孩子徹底“包”起來,上學家長送,放學老人接,在家也不干活,導致男孩缺少必要的獨立、自主性格鍛煉。
男教師帶教幼兒更抗挫
市立幼兒園一項科學調查顯示,男女教師在幼兒園里不同的帶班風格將形成幼兒不同的參與活動氛圍。男教師所帶的幼兒明顯更加活躍、不受約束,當男教師一提出活動要求時,孩子就表現出躍躍欲試的積極性;而女教師所帶的幼兒相對循規蹈矩、溫文爾雅。
這項實驗通過一名男教師和一名女教師對6名兒童(分為兩組)進行不同性別教師授課的錄像跟蹤測試。在設計的24個課程中,包括“勇敢課程”中的“徒手爬扶梯”、“剪蝦”和“疊羅漢”;“挑戰課程”中的“做數學”、“走迷宮”和“看卡片編故事”。通過錄像老師觀察、記錄并且分析男女教師在“所站位置”、“自身行為”、“對幼兒的身體接觸”、“視線”、“表情”、“示范性”和“語言”等七項內容上的表現。結果顯示,在“勇敢課程”和“挑戰課程”中,女教師的積極語言較男教師多,而男教師的中性語言較女教師多;在“勇敢課程”中,男教師攙扶、摟抱幼兒動作明顯少于女教師。
女教師的教學行為更多表現為照顧保護式,而男教師則更大膽、放手,通過自身示范的運動給幼兒以強烈大動作身體活動刺激,以引導幼兒在活動中廣泛接觸客觀世界,激發其求知欲、好奇心和自信心,培養幼兒剛毅性格。
父親角色在家庭中更重要
專家建議,一方面,學校通過更多吸納男教師來培養孩子的勇敢、進取冒險和拼搶等精神;而另一方面,家庭中父親對孩子的性格培養也至關重要。父親應該為孩子做出更好的榜樣,同時,讓孩子通過多讀名人、偉人書籍來學習更多的榜樣。尤其是在意志特征等方面,有意培養其剛毅、果斷、勇敢、挑戰和抗挫等性格因素。
同時,要多讓孩子參與社會性活動,對孩子能夠獨立做到的事情不要過多地包辦、代理。
下一篇:是提前入學還是再等一年?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幼兒園里的“孩子頭”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