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育兒詞典網 , 一個專業的育兒知識學習網站!
臘月初八
熬臘八粥
民諺說得十分有趣:“老婆老婆你別饞,過了臘八就是年。”活脫脫把七八十歲的老婆婆描繪成“饞過年”的小孩兒。不過,老奶奶們和小孫子一樣盼著 過臘八,是有道理的。人老了牙不好,喝里面放了百樣果的臘八粥,可以“囫圇吞粥”。老百姓在臘八這天,找出家里所有剩余的雜糧、豆子、干果、棗子,放在一 起煮粥喝,有“惜糧”之意,因為趁此機會把家中剩下的米豆干貨都打掃一下,免得忘了吃,放壞了。臘八粥還有其他名字,如“八寶粥”、“八味粥”、“七寶粥 ”等,又因熬出的粥顏色發紅也成“紅粥”。民間常見的是以八種配料煮粥,與臘八的“八”相對應,寓意吉利。當然,許多地方的臘八粥并不局限于八種配料。另 外,臘八粥營養價值也是非常高的。
媽媽可以帶寶寶做的事
讓寶寶練習做“臘八粥大廚”。熬臘八粥要準備十幾種二十種干果米豆,這是一堂很好的“認識五谷課”——挑揀雜糧和干果,認識大米、小米、糯米、 黑糯米、血糯米、蓮子、花生、干豇豆、白果、核桃仁、紅棗、芝麻、紅豆、綠豆、蕓豆等配料,與寶寶一起淘洗原料,看著它們一一下鍋。一面熬粥,一面講述臘 八粥的來歷和故事。
讓寶寶當“睦鄰送粥天使”。我們國家很多地方都有鄰里間互相贈送臘八粥的習慣,叫做“送熱粥,送福氣”。一方面結識鄰居,另一方面也增進了解, 彌合小的摩擦。媽媽可以與寶寶一起送粥給鄰居,讓寶寶去叩門,說明來意,鍛煉寶寶的日常交往能力,媽媽則端粥殿后。一般鄰居會在臘八節稍晚一點把盛粥的碗 還回來:只還回一只空碗的,會在碗里放上象征紅火的蜜桔和象征甜蜜的糖果。
帶寶寶去寺廟中喝“祈福粥”。這幾年,大城市的很多有名寺廟都恢復了臘八施粥的習俗,據說,臘八這天帶孩子去寺廟喝一碗“祈福粥”,能保孩子一 年都無病無災。媽媽可以提前帶寶寶去廟里做義工,包括清洗米豆、砸核桃、剝白果、切曬山芋丁和胡蘿卜丁等,過程非常有趣。通過這些活動,讓寶寶感受大家一 塊兒“備年”的熱鬧氣氛。廟里的八寶粥用料有幾十種,熬煮時間又夠長,香甜不可比擬。
TIPS
1、挑撿臘八粥食材時,要防止寶寶把豆類堅果放入嘴里或鼻耳里,一定要向寶寶說明,豆豆們要煮成粥才能品嘗,讓寶寶體驗等待的過程。
2、帶寶寶一起去送給鄰居臘八粥時,不要讓寶寶端粥,以免燙傷,可讓寶寶來按鄰居門鈴,并且大聲地說出自己的來意之類的事,讓寶寶感受鄰里間有來有往的熱情。
下一篇:動手讓孩子自己制作賀卡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臘月廿六:貼窗花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