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育兒詞典網 , 一個專業的育兒知識學習網站!
40%媽媽無奈:爸爸基本不管孩子;
14%媽媽吐槽:爸爸是另一個兒子
只有8%的媽媽認可了
又是一個被真人秀轟炸的夏天!就拿老少皆宜的親子類真人秀來說,前有“爸爸回來了”,后有“爸爸去哪兒”,輪番上演一幕幕“別人家爸爸”的故事。
霸道總裁胡皓康和最接地氣的混血寶貝諾一迅速組成國民新CP,俘獲一眾阿姨姐姐心;胖小子軒軒獻吻小公主夏天上演“最萌姐弟戀”;更有逗趣萌寶賈甜馨變身“國民閨女”、萌神奧莉當仁不讓顏值擔當……他們與爸爸之間的甜蜜互動,觀眾看得整顆心都化了,難怪有人說:你和男神之間的距離,只差了一個娃!
這段時間,媽媽群里就特別活躍,評說著別人家的爸爸,吐槽自家孩子他爸。
爸爸們遭到吐槽的原因通常是這樣的——
孩子在家反復說的是:“媽,我餓了”;“媽,我的衣服呢”;“媽,給我買好吃的了么”,而對老爸,就一句話:“爸,我媽呢?”
所以,在呼喚工作狂和手機族怎樣變身超級奶爸的時候,爸爸是不是非要回來呢? 40%媽媽無奈:爸爸基本不管孩子;14%媽媽吐槽:爸爸是另一個兒子只有8%的媽媽認可了超級奶爸學著點,好爸爸養成記
錢報升學寶微信在近千位家長參與的調查中發現,關于老爸的存在感,近6成爸爸承認,“還是孩子他媽付出比較多”;近4成媽媽無奈,“爸爸基本不管”,這和“還算盡責”的爸爸打個平手;甚至有14%的媽媽吐槽:“我老公?另一個兒子呀!”;認可老公是超級奶爸的,只有8%。
對于爸爸在親子關系中的缺位的主要原因,“一個字:懶!”得票最高,其次才是“工作太忙,沒有時間”,以及 “耐心不夠,帶孩子確實太煩了”。
幾乎所有的育兒專家都不斷強調,爸爸在家庭教育中的作用不可或缺。不過,不是所有的媽媽都認為,“爸爸回來了”是必須的——有7%的媽媽選擇:其實爸爸回來也沒用,管得不像樣的。
丁丁媽就跟鹿姐姐說:“孩子不肯睡覺,本來我已經哄得差不多了,爸爸這時突然跑來做規矩,一頓臭罵,孩子再哭上一陣,睡覺反而更晚了。”
對此,爸爸們也會不服——有7%的爸爸說,不是我不想管,孩子她媽總和我唱反調。不少爸爸可能借此給自己很少陪伴孩子找藉口,并大言不慚說,“反正孩子很喜歡我呀”。
那么,爸爸回來后,到底應該干什么?
45%的爸媽都把票投給了“培養孩子的動手能力、好奇心、冒險精神,就是做一些媽媽不擅長以及不敢做的事情”;其次是, “從男人的角度,和孩子好好聊聊”(16%)。可見,6成父母認為,爸爸和媽媽還是應該各司其職。
當然也有不少人選擇“幫媽媽分擔,從泡奶、換尿不濕到講故事、輔導功課都要會”(16%),“陪著總比不陪好,哪怕只是在旁邊看著 ”(11%)。也有人補充,還有一件爸爸必須教會孩子的事——愛媽媽。
“糕媽”的奶爸養成記
糕媽,媽齡15個月,浙大醫學碩士,一位全職媽媽。
在糕媽的朋友圈里,時常會曬出糕爸帶著年糕玩的照片,于是后面的跟帖一溜羨慕嫉妒恨,對這位超級奶爸各種贊美。
對此糕媽總是笑笑,打心眼里說,“超級”糕爸是不夠格的,“頂多也就是一個入門級”。
“其實跟大多數家庭一樣,我們家爸爸剛開始的時候,也是啥都不會。加上時常忙得腳打后腦勺兒,陪伴孩子的時間肯定沒有媽媽多。但現在他會主動地、盡可能——哪怕見縫插針——多陪孩子。”
在糕媽看來,母愛是天然的,好爸爸是慢慢培養的。那些陪伴孩子的新技能,也是一點一點獲得的。當然,這個培養的過程,需要媽媽“煽風點火”,那就來看看糕媽的必殺技。
1、心大一點,學會放手
好多媽媽嘴上抱怨老公不帶孩子,實際上卻處處不放心,牢牢把持著關于孩子的一切。之前就有媽媽和鹿姐姐說,“把孩子交給爸爸,內心好忐忑,卻還要默默裝作沒在關注。”
糕爸第一次獨立帶年糕時,她也會緊張。但后來發現,爺倆玩得正瘋,“放心,親生的不會真把娃玩壞的。”
從此,每次糕爸陪伴兒子,高媽就去忙自己的,完完全全給予爺倆獨處的時間,“媽媽在旁邊看著,爸爸反而會放不開。心放寬一點,不真正放權,怎么能培養合格的幫手呢?何況,這個時候,他就是第一責任人了。”
大多數的家庭,夫妻雙方都是職業爸媽,工作也都挺忙的,夫妻交替帶娃,另一方也可以保留一點自己的時間,“但這并不意味著不需要全家的親子時光,每周安排一兩次全家樂的機會還是需要的。”
2、讓爸爸盡情發揮所長
讓糕媽略覺心塞的是,雖然媽媽陪伴的時間更多,兒子最喜歡、最崇拜的還是爸爸。
“由于爸爸體力更好(若不是,爸爸要反思一下了),可以跟娃玩一些新鮮的’刺激運動’,小家伙通常都很開心。”這是糕媽望塵莫及的,除了出賣體力博小主一樂,男性的創造力也是杠杠滴,要發揮出來才對。
“不知道是孕傻了,還是思維方式本來就不一樣,在‘怎么陪玩更好玩’這件事情上,我確實是輸給糕爸的。”糕媽說,每次糕爸陪著玩玩具,總能玩出她想不到的新花樣,“這個真是男人天生的優勢,不服都不行!”
和媽媽們比起來,爸爸通常更有創造力。比如糕爸非常有好奇心和童趣,會突發奇想把兒子裝進箱子里推來推去,或者種花的時候順帶把兒子也往盆里“種”。
“很多媽媽認為,父愛的回歸,就是要幫媽媽分擔,從泡奶、換尿不濕到講故事、輔導功課都要會。做不好,就認為爸爸就是不行的,但很多時候,做飯、泡奶、哄睡確實不是爸爸的強項呀。”糕媽說。
3、使勁兒贊美,適當地示弱
孩子開心,爸爸會受到莫大的鼓舞,除了默默退位,媽媽嘴巴也要甜,多喊喊“老公快來幫個忙,我搞不定了”,“還是你厲害,你來了孩子就乖了”,“你看,寶寶最喜歡跟你玩呢!”
“親愛的我太累了,拜托你看會孩子哦”……吼吼,心機媽媽養成記!
糕媽時常觀察周圍幾個超級媽媽,事業成功家庭幸福的,有一個共同特點就是贊美掛嘴邊。很多人羨慕多媽有個好老公,超級奶爸黃磊微博上滿滿的都是給娘倆做的菜啊!黃磊接受采訪時說,他說自己樂意負責做飯,因為多多和多媽負責夸贊。
落實到糕媽家里,比如糕爸用背帶把年糕掛胸前帶出門,糕媽首先就夸:“太酷了,比廣告上還有型!”隨后,立刻拍照到家庭群里分享,塑造爸爸高大形象。因為背著年糕,糕爸一路上回頭率爆棚,立刻心里飄飄然自己覺得臉上有光。好了,從此以后出門,糕爸就是背娃主力軍!
“好爸爸的終極養成,就是夜里哄娃了。曾經我覺得這是男人根本不能駕馭的事情,其實也沒有那么難,夜里醒來重新哄睡呀,對付早起打鳴的小公雞呀,糕爸現在做的妥妥的。”問糕媽是怎么做到的,“裝死唄,你起不來,總要有人起來的呀!”
4、奶爸光榮論
最后一招,糕媽說,要不斷創造以奶爸為傲的微環境,潛移默化。“時不時通過繪本啊,影視作品啊,身邊好榜樣啊給老公洗洗腦,讓老公覺得帶娃是一件炫酷又值得驕傲的事情。比如之前有個“人魚線out了,現在流行Dad Bod”的刷屏文,貼了一堆爸爸帶孩子超有愛照片(自動腦補貝克漢姆抱著小七的照片),當媽的看著心化了,那趕緊轉給老公啊!”
但是,切忌拿老公跟別的爸爸比較,那種“你看誰誰誰多好,你怎么這樣”之類句式絕對毒藥!換位思考,要是你老公天天跟你念叨誰誰誰比你美,一定想戳死他吧。
本報記者 徐潔
下一篇:產檢做7次B超醫生均說正常 孩子出生卻沒右腳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一女難求 美國夫婦連生13個兒子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