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育兒詞典網 , 一個專業的育兒知識學習網站!
寶寶自我意識發展的影響因素
兒童發展心理學家們一直在詢問:寶寶從什么時候才能夠理解自己的獨立存在?一些研究認為嬰兒至少在出生一周內,或者根本具有與生俱來的自我存在的意識。而有些研究者卻不以為然。這一切發生在不能說話的寶寶身上,就顯得更加撲朔迷離。
自我覺知是寶寶自我意識發展的前提
知覺是嬰兒發展自我意識的重要前提。我們可以看到這樣的情景,僅僅出生一周的寶寶就可以模仿某個成人的面部表情,這說明寶寶從出生一開始就可以將他們的視覺和運動反應相聯系起來,這也成為了寶寶們認識到“我可以對這個世界做出反應”的奠基石。研究表明,在出生一個月后,“自我”變得更加清晰了。兒童發展心理學家皮亞杰認為,寶寶在4-10個月大的時候,認為自己就是世界的中心,而一切都與自己有關系。
隨著嬰兒自我意識的發展,他們逐漸明白了這樣一種邏輯關系:自己可能就是一切事件的起因,自己可以對外界世界施加某種影響。比如寶寶喜歡吧橡皮鴨子塞進嘴里,咬得吱吱響,這可能意味他們可以把自己和這些玩具分開,并且可以對它們做點什么。此時寶寶也會感到自己可以使媽媽和爸爸出現不同的反應,“我可以通過哇哇大哭,讓媽媽來抱我”寶寶可能會有這樣的小想法。
心理學們對1~2歲的寶寶進行鏡像實驗來探索他們的自我意識。1歲左右的寶寶會對鏡子里自己的影響微笑或者嘟嘟囔囔,而心理學家們并不認為這能夠代表寶寶出現了自我認識,但相比較看別的小朋友的同步錄像,他們更喜歡看自己的同步錄像,這說明他們更喜歡看到自己可以控制自己的小影子。這一行為特點更加清晰的表現在了14個月大的寶寶身上。
自我認知隨著對“他人”的識別和“他-我”識別的增加而發展,當寶寶更加清晰認識到自己的同時也更加清晰地認識到了他人。對他人感受的理解也說明了寶寶自我意識的發展,2歲左右的寶寶能夠初步感受到別人的痛苦和不適,這也為他們今后的同伴發展奠定了基礎。
對自己信息的評價形成寶寶的自我評估
寶寶一天天長大,他們發展出更深一層次的自我概念即——自我評估。自我評估來自于寶寶對自己信息的評價——我是不是一個好孩子,我是不是討人喜歡?寶寶們常常會形成初步的自我評價。這種評價被認為是自信心的起源,不僅僅影響孩子的認知,也在社會化中起到巨大的作用。
在寶寶2歲的時候,他們開始注意到爸爸媽媽對他們的成功或失敗的反應,他們對爸爸媽媽贊賞或批評的反應非常敏感,在他們獲得贊揚或成功的時候他們會表現出高興,相反則會表現失落;3歲的寶寶則會明顯的去選擇那些他們擅長的且能夠獲得成就感的活動。這種成就感的沖動會在幼兒園里達到最高值而保持到四年級時開始回落。
父母反應風格的影響寶寶的自我概念
孩子的自我概念深深地受到了爸爸媽媽的態度、期待以及行為的影響。研究表明,爸爸媽媽對自己寶寶的認知可以很大程度上預測寶寶的自我認知,也就是說,寶寶的對自己的概念就是爸爸媽媽對寶寶態度的一面鏡子。有研究也表明爸爸對于孩子自我概念的形成有更重要的作用[i]。例如心理學家們讓一些孩子與爸爸或者媽媽共同完成一些任務,然后根據任務完成過程中的互動將孩子分為“高自我評價組”和 “低自我評價組”。他們發現在完成任務的過程中,兩組孩子的媽媽與孩子的互動沒有顯著地差異,然而那些“高自我評價”孩子的爸爸卻明顯的表現出溫和、積極支持的態度。之后的研究也發現,讓一些大學學生回憶父親與他們的互動關系,那些在大學中表現出色的孩子往往一直能夠感受到爸爸的支持和鼓勵。
下一篇:北京新生兒《出生醫學證明》辦理流程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新生兒頭發少不必發愁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