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育兒詞典網 , 一個專業(yè)的育兒知識學習網站!
客觀事物是通過感覺器官反映到大腦后感知的,所以說五官是接受有關外界事物、知識的渠道。要給予嬰兒智力性的刺激,首先就必須盡量多地給他促進感知覺發(fā)展的機會。孩子的感覺器官越發(fā)達,認識世界的能力就越強。嬰兒剛一出生,馬上就會通過各種感覺器官來感知世界,并在自己內部急速地培養(yǎng)起適應能力,這些感官的靈敏也使它對運動系統的控制(如肢體運動、語言和手工技巧等)能力大大增強。大人如能及時地將各種良性刺激賦予嬰兒,在豐富的信息刺激下,嬰兒的智力和能力將得到迅速的發(fā)展。因此,要盡可能給嬰兒提供聲音、形象、顏色、氣味等各種刺激。系統地給予嬰兒逐漸增強的刺激,便可培育出接受能力極強且相當敏銳的感覺來。
視、聽、觸覺和模仿是新生兒的主要行為能力。在家中新生兒和父母等交往也是通過這些能力來表現和發(fā)展的。只要你用心觀察就會發(fā)現,小天使光臨人間不久就會東張西望,眼睛還會追隨紅球或有色玩具上下左右移動。如你能掌握此規(guī)律,你就可以在哺乳后抱起寶寶,眼和眼接觸(最佳距離是20厘米),一邊說話,一邊慢慢移動面部,寶寶的頭和眼球就會隨著你而轉動,這是輕而易舉的事,但意義卻重大。正如美國學者文尼柯茨博士所說:“‘最早的母親貫注’對幼兒來說是很有幫助的,這是一個能提高敏感性的時期,在生后要持續(xù)幾個星期,可以為形成你寶寶的個性、展開智力發(fā)育及感覺發(fā)展提供條件和環(huán)境。”這樣,如抓緊新生兒時期的行為鍛煉(當然要循序漸進),對你寶寶的發(fā)育會有很大好處。
眼對眼的互相注視是相互交往的開始。許多媽媽反映,在寶寶注視她們時會感到很高興,不由自主地會緊緊擁抱她們的孩子。大約40%的母親要花一周或更多的時間,通過接觸、照顧新生兒,才真正感到寶寶是自己的,因此這些相互之間的交往是必需的。父母在此時期內能強烈地感到他(她)們自己與寶寶聯系在一起,驚人的感情共鳴滲透在母(父)親與新生兒之間。
總之,新生的寶寶已具備視、聽、模仿及與成人交往的本領,這些能力又是他出生后繼續(xù)發(fā)育的基礎。盡早地給予嬰幼兒良好的感官刺激,這是優(yōu)質育兒的關鍵措施之一。
對0~1歲寶寶進行感官刺激可以從以下幾方面入手:
(1)提供視覺刺激。家長可以在寶寶搖籃的四周貼些單純圖片,并經常更換。也可以將小床的圍欄油漆得鮮艷些,或者買一些純白或光亮的欄桿,用剪成小塊的氈制品、彩色廣告紙裝飾一下,再把小床圍起來。
(2)提供聽覺刺激。寶寶的聽覺很好,父母最好經常與他聊聊、哼哼歌。聲音、音調、節(jié)奏的變換是轉移煩躁不安的寶寶的絕妙辦法。
(3)提供動感刺激。父母應該經常變換寶寶在床上、椅子上的姿勢鼓勵他活動軀干、手臂和雙腿。
(4)開闊視野。不要總讓寶寶呆在搖籃里,不妨用寶寶輕便推車或背帶隨身帶著寶寶走動,這能開闊他的視野,使他有更多的機會接觸周圍的人們,同時也促進其心智、生理、人際交往及感情等的發(fā)展。
下一篇:“嬰兒相冊”成為巴西年輕父母的新潮流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重慶女子產下三卵三胞胎女嬰,幾率百萬分之一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