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育兒詞典網 , 一個專業的育兒知識學習網站!
醫學上,我們把胎齡在37周以前出生的嬰兒稱為早產兒或未成熟兒。早產兒出生時視網膜未發育成熟,其未血管化的視網膜可發生纖維血管瘤增生、收縮,并進一步引起牽拉性視網膜脫離和失明。
正常胎兒在6-7月時,視網膜血管增生顯著。約在8月到達鼻側鋸齒緣。早產兒視網膜血管尚未發育完全,出生后繼續發育。在周邊,特別是顳側鋸齒緣附近仍為一無血管區。正在向前發育的血管前端組織尚未分化為毛細血管,這些組織對氧非常敏感。若嬰兒吸入高濃度氧,易致血管閉鎖及抑制更多的血管形成。除了吸氧,低出生體重和早產也是其發病的危險因素。此外,維生素E缺乏、宮內缺血、貧血主動脈未閉等都可能與早產兒視網膜病變的發病有關。
早產兒視網膜病變臨床上病情發展程度不同,由輕至重分為1-5期。病變1-2期:其中85%左右的病例可自然退行,故不必作特殊治療,只作定期觀察。3期患兒一旦進展至閾值病變,需進行激光光凝或冷凝治療,治療及時可以終止病變進展。對于4-5期患兒,多使用鞏膜扣帶手術或玻璃體切割術來治療,預后欠佳。
因此,預防早產,早產兒合理用氧,完善視網膜病變篩查,病變早期及時治療,是防范早產兒視網膜病變及搶救患兒視力的根本途徑。
湖南省兒童醫院眼科 楊瑩瑩
下一篇:早產兒“欠債”要及時還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早產兒并非長得越快越好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