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育兒詞典網 , 一個專業的育兒知識學習網站!
有患者經常問我,說他去年注射了一個常規劑量的全程乙肝疫苗,但今年體檢時,卻發現沒有產生抗體。這是什么原因呢?
一般全程疫苗打完后,一周到半月內就可以產生有效抗體,此時檢查乙肝三項,就能出現抗體陽性的情況。但有的人就是查不出抗體,類似的情況,臨床上時有發生。
乙肝疫苗不能有效接種,首先考慮為體內可能存在著免疫系統的某種功能障礙,造成體內無法識別此種疫苗;二是接種劑量偏小。由于個體差異,常規劑量對有的人來說可能偏小,所以不能產生抗體,因此需要加倍劑量注射;三是疫苗的免疫原性較差,人體的免疫系統不易識別它,因而也不能產生有效的抗體;四是免疫功能先天或后天的缺失。如某種疾病可以導致后天性的免疫功能缺失(如艾滋病等),也不能產生抗體。
特別是嬰幼兒,在出生后注射乙肝疫苗后,家長切不可掉以輕心。注射乙肝疫苗是目前預防乙型病毒性肝炎的有效措施。許多家長認為,只要給孩子注射了乙肝疫苗,就萬事大吉,不會受傳染了。
這種想法是片面的。經臨床驗證,乙型肝炎疫苗預防乙肝是非常安全有效的。兒童在0-1-6程序接種(即新生兒出生后6小時內注射20-30微克乙肝疫苗,1個月和6個月后分別再注射10微克疫苗)后的免疫效果持續時間較為長久,免疫力一般至少可維持4-5年。到4周歲時檢測,若發現滴度下降,則需再加強注射一次,就可以產生較高抗體。據研究,以下許多因素都可影響乙肝疫苗的預防效果。
1.被動吸煙:調查發現,被動吸煙的兒童體內抗體水平下降較快。
2.肥胖:專家認為,接種乙型肝炎疫苗后,肥胖兒童感染乙型肝炎的幾率是正常兒童的3.5倍。
3.挑食:挑食的兒童常常有某些營養缺乏,使機體免疫反應功能降低,體內產生的抗體有限,因而易受乙型肝炎病毒的感染。
以上因素都是兒童在成長過程中稍不注意就容易出現的,希望家長們密切注意。
(長安醫院肝病科主任 王東峰)
下一篇:6歲前隨時確認疫苗接種免疫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為啥一出生就打卡介苗免疫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