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育兒詞典網 , 一個專業的育兒知識學習網站!
大小便反映寶寶健康
省時閱讀
新生兒的大小便的狀況是寶寶身體健康的“晴雨表”,媽媽需學會仔細觀察,出現異常時及時護理。
新生兒大便異常監護
出生2 天內,新生兒排出的大便呈暗綠或者黑褐色,這就是通常說的“胎便”。3~4 天后,寶寶的大便會慢慢變成黃色,說明胎便已經排盡,寶寶的腸道已經暢通了。正常新生兒起初每天大便3~6 次,幾周后減少到每天1~2 次。新生兒的大便稍微有些改變,顏色或深或淺,狀態或稠或稀都沒有很大問題,不需要憂慮。但當新生兒的大便出現了較大的形態或次數上的改變就一定要警惕了,如寶寶大便干結、偏硬,顏色發暗,甚至帶有紅血絲,可能是新生兒便秘。如果大便顏色灰白,同時白眼球和皮膚呈現黃色,有可能是膽道梗阻、膽汁黏稠或者肝炎的征兆,需及時去醫院就診。
新生兒小便異常監護
從寶寶出生的第5 天開始,寶寶每天尿濕的尿布數量開始增加,24 小時內至少尿濕6~8 片尿布,尿液顏色較淡,剛開始時會發紅,尿布上有紅色結晶物,這是由尿酸鹽結晶所致,是正常現象,一般發生在夏天,3 天左右就可消失。如果3 天后仍沒有消失可能是異常狀況。冬天新生兒排出的尿如果是白色的,可能是尿酸鹽遇冷引起的,屬正常現象。但是如果尿色發白,有騷臭氣味,同時伴有尿頻、尿急、新生兒排尿時啼哭的現象,則很有可能是新生兒泌尿系統發生了感染,要及時治療。如果寶寶排尿過頻,要觀察尿量是否同時增加,如果有所增加,說明是正常情況,如果過頻量少,就可能是異常狀況。如果寶寶尿量明顯減少,且同時伴有尿色發黃,可能是飲水不足引起的,只要適當喂水就可以。但是如果同時伴有腹瀉、嘔吐等現象,尿量減少可能預示著脫水和電解質平衡紊亂的情況,要及時看醫生并補液。
下一篇:新生兒嗆奶常用解決方法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必看:新爸媽育兒常犯10個錯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