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育兒詞典網 , 一個專業的育兒知識學習網站!
女性盆腔器官脫垂包括子宮脫垂及陰道前后壁脫垂。流行病學調查顯示,妊娠和分娩是盆腔器官脫垂的獨立危險因素。
分娩造成宮頸、宮頸主韌帶與子宮骶韌帶的損傷及分娩后支持組織未能恢復正常為主要原因。此外,產褥期產婦多喜仰臥,且易并發慢性尿潴留,子宮易成后位,遇腹壓增加時,子宮即沿陰道方向下降而發生脫垂。產后習慣蹲式勞動(如洗尿布、洗菜等),都可使腹壓增加,促使子宮脫垂。未產婦發生子宮脫垂者,系因生殖器官支持組織發育不良所致。
盆腔器官脫垂的非手術治療措施有以下三種:1、盆底肌訓練;2、生活方式干預,即避免腹壓增加使脫垂加重;3、器械治療(即用硅膠材料做成的子宮托)。子宮托主要適應于以下情況患者:①有癥狀需治療;②有麻醉或手術禁忌癥;③不愿意手術;④暫時不能手術治療;⑤手術前的一線治療;⑥術前使用以確定盆底重建術后是否有尿失禁發生的危險。
給予正式子宮托之前必須先由專業婦科門診檢查,我院設有盆底障礙性疾病診治中心,可根據不同類型盆腔臟器脫垂選擇相適應的子宮托。但有急性盆腔炎性疾病、嚴重的潰瘍、陰道炎或者患者和家屬不能積極配合時,禁忌使用子宮托。
長沙市婦幼保健院生殖健康科副主任醫師 郭海春
下一篇:多做家務或可降低子宮內膜癌風險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產后痔瘡,新媽說不出的苦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