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育兒詞典網 , 一個專業的育兒知識學習網站!
□南京兒童醫院營養科 劉長偉
我們經常聽說某某人腦溢血,通俗來說就是中風,這是很嚴重的疾病,分分鐘可能奪人性命;在人們心目中,這也是標準的老年病、富貴病。可如果我們告訴你,小寶寶也會患上這個病,是不是聽起來更可怕?
當然,嚴格來說,小寶寶所患的不叫“腦溢血”,而是顱內出血。在腦外科和外科監護室里,這種自發性顱內出血并不算很罕見。而這么嚴重的疾病,你知道是什么原因引起的嗎?
其實,小寶寶會患上這種病,往往是因為缺了一樣東西——維生素K。
維生素K也是一種維生素,而且是具有葉綠醌生物活性的一類物質,有K1、K2、K3、K4等幾種形式。這其中,維生素K1、K2是天然存在的,是脂溶性維生素,即從綠色植物中提取的維生素K1和腸道細菌(如大腸桿菌)合成的維生素K2。而維生素K3、K4是通過人工合成的,是水溶性的維生素。對于小寶寶來說,最重要的是維生素K1和K2。
和其他維生素一樣,維生素K 也有自己的功效,而它有一個特別重要的作用,就是預防出血性疾病。對于新生小寶寶來說,它主要是可以有效預防各種內出血(比如顱內出血),另外它還可以減少生理期大量出血、促進血液正常凝固。這是因為維生素K是四種凝血蛋白(凝血酶原、轉變加速因子、抗血友病因子和司徒因子)在肝臟內合成必不可少的物質,少了它,肝臟無法有效合成那些凝血蛋白,當然會影響到人體正常的凝血機制。
前面也說了,維生素K1、K2是天然存在的,而K3、K4是人工合成的。所以人類維生素K的來源也有二個方面:一方面從腸道細菌合成,主要是維生素K2,占50~60%,維生素K在回腸內吸收,細菌必須在回腸內合成,才能為人體所利用;另一方面從食物中來,主要是K1,占40~50%,綠葉蔬菜含量高,其次是奶及肉類,水果及谷類含量低。牛肝、魚肝油、蛋黃、乳酪、優酪乳、海藻、紫花苜蓿、菠菜、甘藍菜、萵苣、花椰菜、香菜、大豆油、螺旋藻中均含有維生素K1。
一般來說,健康人對維生素K 的需求量并不低,而通過日常膳食,還是很容易獲得足夠的維生素K的,所以你很少聽說身邊有哪個健康成人因為這種原因而導致內出血。發生維生素K缺乏性出血的成年人,大多是因為某些原因,必須攝入含維生素K低的膳食,同時還服用抗生素(影響腸道菌群)的特殊人群,所以維生素K不足多見于吸收不良綜合征和其他胃腸疾病如潰瘍性結腸炎短腸綜合征、膽道梗阻的患者之中。
但是,小寶寶的情況和成人又不一樣。胎盤轉運維生素K量少,所以新生兒初生時,體內的維生素K儲存量就低;同時,寶寶剛出生時,腸道內的菌群可沒有建立起來,這就阻礙了維生素K的吸收、合成和利用;另外,母乳千好萬好,偏偏有一個不足,那就是維生素K 含量低,小寶寶吸乳量又少,加上未成熟的肝臟合成凝血因子的能力也低……這諸般因素疊加起來,結果就是導致新生兒、小嬰兒普遍存在低凝血酶原癥。而如果鬧得不好,最嚴重時就可能發生顱內出血這樣的問題了。
不過爸爸媽媽們也不用怕,這樣的情況雖然聽起來嚴重,但并不難預防。
由于母乳中維生素K的含量低,6個月以內的寶寶生長發育速度快,對維生素K的需要量明顯增加,但是其腸道合成維生素K的菌叢不足,合成的維生素K2滿足不了需要。所以,新生兒尤其是早產兒、低出生體重兒最容易發生維生素K缺乏性出血病,如自發性顱內出血。
所以,媽媽從孕期開始,就應該適當多吃一些富含維生素K的食物,如綠葉蔬菜、肉類、蛋類、奶類等,使得胎兒及嬰兒從母體及母乳中獲得較多的維生素K。
《中國嬰幼兒膳食指南》建議,對于母乳喂養兒,從出生到3月齡,可每日注射或口服一定劑量的維生素K。對于混合喂養和人工喂養的嬰兒,可以從奶粉中獲得一定量維生素K。
因此,寶寶出生時,無論何種喂養方式,都需要在專業醫生指導下口服或肌肉注射維生素K預防新生兒出血癥的發生。
關于新生兒 出血性疾病
最早的新生兒出血性疾病可發生在出生后24小時內,可危及寶寶的生命;典型的新生兒出血癥發生在出生后2天-5天,嚴重的可導致死亡。
遲發型新生兒出血癥發生在全部或以母乳喂養為主并且出生時沒有補充維生素K的嬰兒,多發生致命性的顱內出血。
在腦外科見到的患兒就是遲發型出血,患兒母乳喂養,出生時未補充維生素K,患兒1個月后發生了顱內出血。
吳葉青 朱菁菁 整理
下一篇:28天寶寶多發巨腦回畸形,正常發育概率有多少?問答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精心護理溶血新生兒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