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育兒詞典網 , 一個專業的育兒知識學習網站!
春夏季節是細菌最活躍的季節。很多寶寶正值出牙期,特別愛“啃”自己的小手,感染真菌,患上鵝口瘡。
喂養不衛生易致病
北京中醫藥大學附屬中西醫結合醫院兒科主任醫師張思萊告訴記者,鵝口瘡是新生兒和小嬰兒時期比較常見的一種真菌感染性疾病,主要是白色念球菌感染多見,故又稱口腔念珠菌病。發病原因可能是患霉菌性陰道炎的母親在分娩時感染孩子的口腔,或因哺乳時母親的奶頭不潔、人工喂養時用的奶具消毒不嚴及喂奶者手指污染所致。
據介紹,鵝口瘡主要是發生在新生兒或小嬰兒口腔的兩頰黏膜、唇、舌面,上顎、牙齦等。嚴重者可以累及咽喉部。鵝口瘡是一種白色的乳凝塊狀物,類似奶凝塊,不易剝去,如果強行剝去則局部黏膜出現潮紅、可以滲血。孩子患鵝口瘡一般沒有疼痛感,也不流口水、不影響吃奶。但是當孩子抵抗力下降時,病變開始向下蔓延,造成咽喉部、食道、腸道、氣管或者肺部感染,出現嘔吐、嗆奶、聲音嘶啞和呼吸困難等表現。極個別的可以侵入血液而發生敗血癥、肺炎或腦膜炎。
不宜涂抹紫藥水
張思萊提醒,對于鵝口瘡的處理,既要治標也要治本,因此需要遵循以下幾個原則。
首先要堅持母乳喂養。母乳中含有很多免疫活性物質。
其次,如果是因為營養不良造成抵抗力下降,或者長期使用廣譜抗生素、長期使用激素類的藥物和免疫抑制劑等造成的鵝口瘡,就需要采用全身支持療法,增加機體抵抗力,不要濫用抗生素尤其是廣譜抗生素、避免長期使用激素類和免疫抑制劑藥物。
此外,對于因接觸不潔食具造成的鵝口瘡,孩子所用的一切物品都要進行清潔消毒。同時護理人員必須注意自身的清潔,尤其是護理孩子前要洗干凈雙手。
對于有些家長用紫藥水涂抹孩子患處的問題,張思萊表示,有報道認為龍膽紫藥水是潛在的致癌制劑,因此英國衛生部門對紫藥水的使用范圍和包裝說明作了新規定,將紫藥水的使用范圍縮小到只能用于局部未破損的皮膚,而嚴禁內服,嚴禁涂抹于口腔、肛門、尿路等黏膜處或破損的皮膚傷口上,以防誘發癌癥。目前醫生已經多不采用龍膽紫藥水進行治療鵝口瘡。
下一篇:小兒腦癱怎么發現?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新生兒畸胎瘤切除越早越好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