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育兒詞典網 , 一個專業的育兒知識學習網站!
坐月子是讓產婦調養身體,以回到孕前的最佳狀況。月子期間若有不適的癥狀出現,務必及時就醫,不要被“月子期不要外出,以免吹風”的規定限制住。若已經出現了異常,卻非得等到滿月后再去就醫,問題就會變得更嚴重了。畢竟媽媽隨時注意健康,才有好體力、好心情照顧寶寶與家人!所以說,若出現以下狀況,產婦最好盡速就醫哦!
狀況一: 出血量大
不論產婦選擇自然產或剖宮產,醫師都會盡可能地把子宮內的殘留物清除干凈,并應用適當劑量的子宮收縮劑以促進子宮收縮良好。正常情況下,惡露的量會愈來愈少,顏色愈來愈淡,約3周就會結束。然后,在產后6周到2個月內,月經會再度報到。
如果已是產后2個禮拜了,惡露量仍很多,并呈血塊狀,顏色又從淡紅變深紅,就要小心了!可以從更換產墊的次數與血量來觀察,如一天還要換上3次以上的產墊,且每次產墊的血量仍滿滿的,就要懷疑子宮內是否有殘留物質了。
檢查與治療
須經內診檢查,確認產后出血狀況為何?
1、若是子宮內仍有殘留物質,即需要加以處理。若是單純的子宮收縮不良,就給予口服(針劑)子宮收縮劑治療,并教導產婦按摩子宮,鼓勵持續親自哺喂母乳,以促進子宮收縮及增加子宮復舊的情形。
2、有時出血與子宮收縮無關,而是傷口的問題,就再依據實際狀況進行治療。
醫生叮嚀
因為很多人有在產后喝生化湯、吃麻油雞的習慣,這都可能造成子宮收縮不良。所以,在產后一個星期再喝生化湯,并且烹調麻油雞時不要加酒燉煮,避免子宮收縮不佳而出血。
溫馨提示:生化湯小心喝
產后是否一定要喝生化湯,其實很難有絕對的答案,因為每位產婦的狀況與體質不一樣,無法一概而論。不過,在服用前應先接受專業中醫師的指導,了解個人體質,評估是否需要服用以及正確指導服用方式。在服用時,避開西藥子宮收縮劑的服用時間,才能讓生化湯發揮作用,也能避免產后出血的問題。
狀況二:發燒
如果產婦發燒達39℃且持續超過24小時,就要盡快就醫,以確定引起發燒的原因,以求對癥下藥。發生在產后24小時到產后10天出現的發燒癥狀,稱為產褥熱。
一般來講,引起發燒的原因有以下可能:
1、如果有咳嗽,可能是呼吸道感染。
2、傷口、子宮、泌尿道或乳房等部位的發炎較為常見。
(1)傷口感染會陰傷口發炎或傷口引起子宮內膜層的發炎。
(2)泌尿道發炎可能是外陰部的細菌經過尿道進入泌尿系統,或因產后排尿困難而憋尿及少喝水,都容易造成泌尿道感染。
(3)乳腺發炎如果乳房某一部分發生紅、腫、痛的情形時,可能是乳腺發炎,必須進行治療。
八大策略應對產褥熱
1、保證充足休息
生產之后產婦就要放寬心,如果感覺身體不適的話,就一定要多休息。如果家人可以幫助,盡量把孩子交給家人照顧,媽媽應專心休息,如此才能加速體力恢復。
2、保證充足水分
有些產婦因為坐月子的禁忌而不愿意多喝水,但對于已經發生產褥熱或是排尿不順的產婦而言,水分的補充是非常重要的。因此最好每天補充攝入2 000毫升左右的水。
3、重視哺乳技巧
在哺喂母乳時,如果沒有將乳汁排空或是嬰兒經常沒有吸完母乳,就可能會造成乳汁淤積,進而導致乳腺發炎。所以,如果媽媽有任何哺乳疑問,在醫院期間就要趕快詢問醫護人員,這樣在回家之后就可以減少哺乳問題。此外要盡量多哺喂母乳,減少乳汁淤積,如果寶寶沒有將奶吸完,最好將剩下的奶用手擠出來。
4、保持清潔衛生
應注意惡露的排出及勤換衛生棉墊,通常醫院會教導產婦如廁后以溫水沖洗會陰部,以減少感染發生,等到惡露結束就不再需要進行沖洗。
5、保持傷口干燥
如果是剖宮產,那么在產后7~10天后才可以開始淋浴。之前可先以毛巾擦拭身體,這樣才能減少傷口發炎。平時傷口應該隨時保持干燥,并貼好美容膠帶。
6、講究適度營養
產后營養很重要,但要講究適度攝取,如此才有助于產婦的體力恢復及抵抗力增加,進而減少發炎情況,降低產褥熱的發生幾率。如果已經發生產褥熱,那么最好停止米酒料理的食補食物,例如麻油雞等,以免發炎情況更加嚴重,增加體力負擔。
7、避免性生活
產后6周內不宜有性生活,通常建議等產后復診后,由醫師診斷身體已復原,然后再恢復性生活比較適宜。
8、切勿自行服藥或停藥
只要是對癥下藥,產褥熱很快就能得以解決,但是一定要遵照醫師指示按時用藥,不要任意停藥,或是自行服用退燒藥,這樣才不會引起其他更多的并發癥。產后10天內還需要定期測量體溫,隨時留意其他身體狀況。
狀況三 麻痹或疼痛
有些媽媽在產后會有手麻、腳麻,或出現半張臉麻痹,臉部肌肉無法活動自如,有時特定部位出現疼痛的狀況。這可能是在生產過程中,部分神經受到壓迫所致,也有可能是因為缺乏維生素B群。
檢查與治療
需要就診神經內科,以X光或電腦斷層掃描檢查。確診后,視情況配合類固醇藥物,繼續追蹤檢查。
醫生叮嚀
月子期間的麻痹或疼痛,都不要忽視,最好及時就醫,以免狀況更加嚴重。
根據新聞報導,有名28歲女性產后坐月子,按照習慣吃麻油雞補身體,才2~3天的時間,腹部出現劇烈疼痛。就醫檢查后發現罹患了急性膽囊炎,因為該名患者在短時間內攝取大量高油脂食物,而誘發了膽囊炎。
此外,不少人坐月子時習慣吃補,但有的人因吃得太補而導致腹瀉,一天拉4~5次的水便,幾乎出現脫水狀態,而必須住院打點滴。所以說,飲食均衡最重要,避免因食物過分油膩,使腸胃不適而引起腸胃道疾病。
溫馨提示:
媽媽在月子期間,不只要多休息,也要像孕期一樣注意均衡攝取營養,以順利哺喂母乳。如果懷孕時有服用綜合維生素的習慣,就繼續服用,產后的3個月內也可持續服用鐵劑。
下一篇:產后須慎防子宮脫垂親子中心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新媽媽如何緩解產后氣虛?親子中心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