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磅!融創深夜發布,事關600多億債務重組!
分類: 最新資訊
育兒詞典
編輯 : 育兒知識
發布 : 04-22
閱讀 :168
在近期剛剛實現復牌的融創中國近百億元境外債務重組事項迎來新進展。4月20日,融創中國在港交所發布公告稱,其本金總額為90.48億美元(超600億人民幣)的境外債務重組方案,截至公告日期,占現有債務超過75%的持有人已遞交加入重組支持協議的函件。在市場人士看來,該公告的發布意味著,融創中國境外債務重組已實質性完成。“得到75%以上的債權人支持,不僅意味著本次重組已經板上釘釘,也說明了廣大債權人對于融創未來可持續經營的認可。”一位市場人士表示,后續只待法庭程序完成,方案便可正式落地執行。公告還提到,考慮到部分債權人需要更多時間來完成加入重組支持協議的內部程序,同意費截止日期將延長至2023年5月4日香港時間下午5:00。融創中國表示,此舉是為了響應部分債權人的要求和建議,以便他們能夠加入重組支持協議。加速化解債務風險回溯來看,3月28日,融創中國發布公告稱,對于90.48億美元境外債務重組,包括境外美元票據77.04億美元及其他境外債務約13.44億美元,以及應計未付利息總計約11.89億美元,與債權人小組(其債權占現有債務未償還本金總額超30%)就重組條款達成協議。整體來看,融創中國重組方案將上述境外債務分為降杠桿、留債展期兩大方面進行重組,為債權人提供了可轉換債券、強制可轉換債券、轉換為部分融創服務股權、置換新票據等多種選項。此后一天,融創中國董事會主席孫宏斌現身境外債務重組說明會。在說明會上,他表示,公司出現流動性困難,主要是因為追求規模的慣性讓公司在投資上過于樂觀和激進,在管理上也存在授權過于下放等問題,導致安全墊不夠厚,沒能經受住這一輪考驗。對于境外債務重組,孫宏斌表示只有兩個要求,一個是快,因為這是公司恢復正常經營的一個基礎;另一個是方案要系統、周全,能支持公司真正恢復過來、走出困境,因為只有走出來,債務重組才有意義、才能保護所有債權人的最終利益。融創中國執行董事兼行政總裁汪孟德表示,此次境外債務整體重組,是公司恢復經營道路上重要的里程碑。“公司以可持續的資本結構和支持經營恢復為核心目標,充分聽取了債權人的意見和建議,經過多輪反復商討形成了這一切實可行的方案。目前,持有重組債務超過30%份額的債權人小組已簽署重組支持協議。”這也意味著,僅僅20多天后,融創中國約百億美元規模的境外債重組就被超過75%債權人所認可,境外債重組也將迎來成功。實際上,今年以來,融創中國化解債務風險呈現提速態勢,此前融創約160億元的境內公開債務已順利完成重組,平均展期3.5年。1月3日,融創公告稱,境內債券整體展期方案獲債券持有人會議表決通過。該境內債重組方案涉及其境內存續的十筆債券,包括公募債和私募債。彼時該公司表示,境內債展期方案的通過,將有效緩解融創未來3至4年的流動性壓力,為公司回歸健康發展軌道創造有利條件。復牌后股價大跌值得一提的是,自去年4月1日起在港交所暫停買賣的融創中國于近期正式迎來復牌引發市場關注。融創中國4月12日發布的公告稱,公司已達成港交所復牌指引所需的要求,公司已分別在2022年12月、2023年3月底完成發布2021年年報、2022年半年報和全年業績,上市規則規定的所有財務業績均已完成刊發。在上述業績刊發后,根據上市規則,融創沒有須刊發而未刊發的財務業績。對此,融創中國彼時在其公眾號表示,2022年以來,公司全力推進經營恢復工作,此次股票成功復牌,標志著公司再次獲得關鍵性進展。不過,伴隨融創中國在二級市場恢復上市,其股價也迎來了大幅補跌。4月13日,融創中國股價大幅下跌超過55%,次日再次收跌7.35%,雖然此后有所反彈,但復牌至今的6個交易日股票累計下跌超過61%,最新報收1.78港元,總市值已經不足百億港元。此外,復牌第一天,在融創中國20多年的兩大執行董事就宣布辭任。4月13日,融創中國發布人事變動公告。公告顯示,遲迅、商羽因集團內部工作分工及職責調整,已辭任公司執行董事,自2023年4月13日起生效。融創中國表示,遲迅及商羽均已向公司確認,他們與董事會并無意見分歧,也沒有關于他們辭任的其他事宜須提請公司股東或香港聯合交易所有限公司垂注。財務數據方面,2022年,融創合同銷售額約為1693.3億元,同比下降71.7%;收入約967.5億,同比下降51.2%;毛利為虧損8.2億元,同比減少約54.2%;核心凈利潤為虧損138.6億元,同比減少約45.2%;擁有人應占凈虧損為276.7億元,同比下降27.7%。此外,2022年融創的資本負債比率約75.2%,較于2021年的約67.0%有所上升。責編:彭勃校對:李凌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