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育兒詞典網 , 一個專業的育兒知識學習網站!
"橙色生活"發紙條來問:"我有一個兩歲半男孩子,他常拉著我的手往商店走,不買就哭鬧,哭鬧已成為他索取東西的砝碼,很想聽聽您的建議。"
我朋友的兒子區區跟你家兒子有同樣的問題,但這"毛病"最近被他爸用個"偏方"給治好了。
區區有天跟爸爸上街時鬧著要吃冰棍,區區爸不答應,他就扯開喉嚨大聲哭鬧起來。區區爸就"趴!"的一聲倒在地上,兩眼翻白…
區區立刻停止哭鬧,大聲驚叫:"爸爸!我不要吃冰棍了,你快起來!"圍觀的人也驚呼道:"快打電話叫救護車!",區區爸卻睜開眼睛坐起來。
等到看熱鬧人都散了后,區區爸問兒子:"被一堆人圍觀,很丟臉吧?"見區區兩眼淚汪汪地點頭后,區區爸接著教訓道:"所以,以后不要在街上丟人現眼的吵鬧!"
區區爸這種"周星馳"式的"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教育法,我沒膽這么作,相信你更是"丟不起這個臉",而你的兒子也就是"吃定"你覺得在熱鬧的大街上,拖著一個吵死人的小鬼是很丟臉的事,就一定會答應他的無理要求,因而養成用哭鬧來"要挾"大人的習慣。
所以,你得先"戒掉"孩子一哭鬧就順應他要求的"習慣"。
如孩子拉你手想要往商店走時,你可以問他:"去商店做甚么?",他如果回答說:"要買…。”,你可以試著先用孩子感興趣的事或物品吸引他,以轉移他的注意力,如:“媽媽剛才發現小螞蟻們在搬家耶,我們一起去給牠們加油好嗎?”或“寶寶和媽媽一起來做…。.”,若孩子仍堅持要去商店,你說出拒絕的話后,他開始哭鬧,你可以采取-
1.深呼吸:讓自己不要被孩子的哭鬧激怒或心煩,而說出斥責、恐嚇的話。
2.離開現場:在不會影響到其它人安寧的情況下,離開孩子身邊,任他去練嗓哭個夠。
3.適當使用隔離法:當孩子繞著你身邊哭時,把他帶到一個安靜的地方,告訴他:“等你覺得不生氣了,再來找媽媽。”但必須注意隔離處的安全性,且不能是會讓孩子感到恐懼的地方,例如:黑暗的小房間或不熟悉的地方。
4.事后溝通:利用機會讓孩子扮媽媽,媽媽扮演耍賴哭鬧要東西的孩子,讓孩子有表達意見的機會,并了解自己行為給媽媽造成的困擾,建立自我約束的習慣。
5.恩威并行:也可采用小小的處罰,如縮短晚上說故事的時間,但必須要讓孩子明白受處罰原因,和訓斥完后要記得給他一個溫暖的擁抱,讓他知道處罰歸處罰,但媽媽還是愛他的。(文/郜瑩)
下一篇:讓孩子學會生活自理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確信做家務對孩子的成長有益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