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育兒詞典網 , 一個專業的育兒知識學習網站!
3歲的孩子第一次走進幼兒園,多數表現的不適應。而為了配合家里寶貝上學,可謂全家齊上陣。
在上海閔行一所中心幼兒園里,一位朱女士拿著女兒最喜歡的玩具哄著自己的寶寶,"看到孩子哭得這么傷心,心里真的舍不得。平時在家或者去別人家 串門的時候都挺好的,一進幼兒園聽媽媽要走,死活都不放了。軟磨硬泡都試過,行不通。等稍微好一點再送她進去。"朱女士在哄女兒的時候,一旁其奶奶不停地 將孫女喜歡吃的東西喂孩子。
類似上面的例子不在少數,而也有不少孩子表現出的狀態完全相反。今年新入園的嘟嘟在聽媽媽說要去上幼兒園,表現得非常興奮和開心,并告訴媽媽不會哭鼻子。雖然如此,在真正入園的時候還是背著媽媽留了眼淚,這還是幼兒園老師偷偷告訴她的。
每年新生入園問題都被諸多幼兒家長擔心和關注,擔心孩子哭,怕孩子打架,又或者是舍不得孩子,擔心孩子條件苦,怕孩子吃不好、睡不好。殊不知,其實孩子入園的表現與爸媽前期教育引導密不可分。
中國知名早教專家、天才寶貝中國區總經理茅艷芳女士表示:"新生入園導致的各種問題其實歸根結底就是獨立和自我的問題。孩子離開熟悉的家人獨自 進入一個陌生的環境,哭鬧呈現的是背后的膽怯和不適應,這就是分離綜合癥的一些表現,其實這些都是可以在平時的生活中注意到。"
嘟嘟媽告訴記者,平時在家會讓女兒自己穿衣服和吃飯?;蛘哔I一些她喜歡的花草或者小動物回來,讓她自己收拾或照顧。對于這些做法,茅艷芳女士給予肯定,同時她還給出建議:
1、希望更多的家長在孩子入園前注重培養孩子的獨立能力和習慣,比如養成獨自吃飯、洗澡、睡覺的習慣;
2、多參加親子社交活動,培養孩子與同齡人之間交流、表達的能力,適應群體環境,樹立團隊觀念,為幼兒園集體生活做準備;
3、平時教育孩子懂得與其他小孩分享自己的玩具和零食,要照顧比自己小的弟弟妹妹;
4、多給孩子講述有關勇敢、獨立、堅強的小故事,讓孩子學會做一個堅強的孩子;
5、平時生活中,多聽聽孩子們的想法,多問他們怎么做是對的,什么是不能做和不該做的,學會分辨事情的對錯好壞。"
幼兒園孫園長也表示,"開學期是每個孩子都會遇到的一個問題,如果處理恰當,做法合適,是可以減少孩子們入園時候產生的焦慮現象。幼兒的自我成 長和獨立能力可以幫助他們順利的適應幼兒園的新生活。同時,也希望家長可以更多的了解幼兒園的情況,和孩子溝通的時候多講述幼兒園的獨特好玩之處,讓孩子 對幼兒園產生期待和向往。回家后積極詢問孩子在幼兒園的見聞以及表現,給予積極的鼓勵和夸贊,讓孩子覺得去幼兒園可以得到父母的表揚,從而可以形成一種良 性循環。"
入園的問題其實并非無解,只要家長們在孩子的平時生活、學習中多用點心,多進行正確的引導和鍛煉,幼兒分離焦慮就可迎刃而解。而且目前許多家長 都讓孩子接受早教,對此茅艷芳也建議家長在選擇時候可以多考慮一下這些問題,孩子需要的是真正面對問題的解決適應能力。家長在心態上要放平和,寶貝入園第 一天不適應也是屬正常,適應期一過歡笑就會取代哭鬧,這也需要家長們有一個正確的認識。
下一篇:“打架”也是社會交往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千萬不要對寶寶做的十件事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